
台中甲安埔希望協會邀請眼科專師舉辦護眼講座,解析近視預防、青光眼、白內障與黃斑部病變的檢查重點、日常保養建議與就醫時機,協助民眾提升眼睛健康意識。
甲安埔希望協會近日在大甲舉辦護眼講座,邀請台中榮總眼科主任王俊元與台大醫院眼科兼任主治醫師彭書昱主講。現場聽眾反應熱烈,醫師以臨床經驗與衛教重點說明各類常見眼疾的風險與檢查要點,並回答民眾提問。
醫師建議
針對青光眼,醫師提醒儘早發現可降低視力喪失風險,常見處置包括藥物治療、雷射或必要時手術以控制眼壓,但需由專科評估是否達到治療目標。白內障的人工水晶體選擇應考量個人生活型態與工作需求,並非價格高低單一決定因素。
近視預防與青少年保護
- 講座指出台灣青少年近視與視力不良比例偏高,日常生活習慣是重要影響因子。
- 一般建議包含每天增加戶外活動時間、遵守近用休息原則與減少長時間使用3C產品;若已有近視,應依醫師建議持續追蹤與治療直到度數相對穩定。
老年性眼病與生活型態因子
醫師提到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與生活風險相關,抽菸會顯著提高罹病風險。外出配戴適當遮蔽性太陽眼鏡與均衡攝取深綠色蔬菜補充葉黃素等營養,有助於視覺保健。若診斷為有惡化風險的黃斑部病變,醫師可能會建議補充營養或施打抗血管新生藥物等治療方案,需個別評估。
檢查頻率與就醫時機
講座建議成年人自第三十歲起應有定期完整眼睛檢查,以便早期發現青光眼、白內障或黃斑部異常。發現視力急速變化、視野缺損或其他警示症狀時,應儘速諮詢眼科專業人員,避免延誤診斷與治療。
協會會後也印製與分發護眼手冊,內容涵括學童近視預防方法與一般眼睛保養建議,期望透過社區宣導提升民眾對眼睛健康的重視。現場醫師強調個別風險與治療需求不同,具體檢查與處置仍需由專科醫師判斷。
重點回顧
本篇整理講座重點:強調近視預防與老年性眼病早期檢查的重要性,提供具體的生活型態建議與檢查頻率參考;然而個別診斷與治療方式存在差異,仍需由專科醫師評估與決定。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