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貓寄生蟲防治與定期健康檢查的現場觀察報導

2025-10-13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犬貓寄生蟲防治與定期健康檢查的現場觀察報導

新北市動物之家在世界保健日進行犬貓全面寄生蟲篩檢與健康評估,說明常見內外寄生蟲、風險族群與日常預防要點,提供飼主實務參考並強調公共衛生重要性。

為響應世界保健日,新北市淡水動物之家對收容犬貓進行系統性健康評估與寄生蟲檢查,涵蓋場內多隻犬貓,目標是強化動物防疫照護與減少疾病傳播風險。現場獸醫指出,這類篩檢有助於掌握整體健康狀況並提醒飼主注意日常防護。

檢查重點與常見寄生蟲有哪些?

現場的檢查分為體內與體外寄生蟲篩檢。常被列為檢查對象的體內寄生蟲包括蛔蟲、鉤蟲、鞭蟲、絛蟲與心絲蟲,嚴重時可能造成腸阻塞或器官損傷;體外寄生蟲則以跳蚤、壁蝨、疥蟎與耳蟎為主,可能引發皮膚炎、脫毛或貧血等問題。

寄生蟲與人畜共通風險

此類寄生蟲具有一定的人畜共通性,若防治不當可能透過接觸或環境汙染造成他人感染。特別需要注意的族群包括幼童、孕婦與免疫力較弱者,因此飼主與照護場所應重視預防措施以保護全家與社區健康。

飼主可採取的預防措施

現場獸醫及動保人員重申預防優先的原則,建議日常可落實以下做法以降低感染風險與維持寵物健康

  • 依獸醫建議定期驅蟲與按時接種疫苗,依年齡與生活型態調整檢疫頻率。
  • 維持居家與飼育環境清潔,常清理寵物休息區與排泄物,減少寄生蟲孳生機會。
  • 餵食均衡飲食並安排適度活動,避免肥胖與慢性疾病的長期風險。
  • 與動物互動後勤洗手,家中若有高風險族群應採取額外防護措施。

何時應尋求獸醫協助?

若寵物出現持續搔癢、皮膚發炎、明顯體重變化或精神狀況改變,應儘早與獸醫討論是否需進一步檢查。定期的觀察與體重監測能協助及早發現異常,並在必要時安排適當的診療與追蹤。

動保處同時指出,動物健康與公共衛生息息相關,透過收容所的檢查與社區教育可提升飼主責任感,降低疾病在動物與人群間的傳播機會。維持日常的健康管理不僅能讓毛孩較少不適,也有助於家庭與社區的整體安全。

本報導以現場觀察與負責獸醫的說明為基礎,旨在提供飼主可行的預防方向與檢查重點,提醒在照護動物時兼顧自身與家庭成員的健康安全。

重點回顧

新北收容所進行犬貓寄生蟲篩檢並強調定期驅蟲與疫苗接種、環境清潔與均衡飲食的重要性;此類防護可降低人畜共通感染風險,但仍需依獸醫評估安排後續檢查與追蹤。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