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屏東業者遭檢舉以工業級雙氧水漂白豬腸,數千公斤疑似流入市面。本文整理事件經過、檢驗現況、可能健康風險及監管缺口,並提供消費者與業者的實務注意要點,供資訊性參考。
事件概要
檢調調查指出,屏東某食品業者疑以工業級過氧化氫處理豬腸,超過3000公斤產品流入台北、新北、高雄與桃園等地市面。食藥主管機關通報已封存問題產品共1萬2604公斤,並完成下架2430公斤,另有784公斤疑似已售出,檢調仍持續採樣化驗中。
地方衛生機關自114年10月7日起啟動專案稽查,針對夜市、傳統市場及通路加強抽驗,截至當時已累計稽查616家次、抽驗409件豬腸產品,結果顯示當期抽驗樣本未檢出過氧化氫,但相關查核與追蹤仍在進行。
雙氧水種類與健康風險
過氧化氫(雙氧水)依用途可區分工業級、醫療級與食品級,濃度與純度差異甚大。食品級雙氧水在符合規範下可作特定加工用途,但成品不得殘留;工業級濃度通常較高且可能含有雜質或重金屬,若誤用於食材存在健康風險。
若不慎攝入殘留濃度較低的過氧化氫,常見反應為噁心、腹痛或嘔吐;高濃度暴露則可能造成消化道黏膜灼傷、出血或穿孔等嚴重損害。若出現持續或加劇的胸腹痛、嘔血或呼吸困難等症狀,應立即就醫並告知醫師疑似接觸物質以利診療判斷。
檢驗與稽查現況
本案也暴露出食品加工監管上的數項漏洞,包括未登錄的加工場域在屠宰場周邊以違章設施處理副產品,導致脫離官方監管體系;此外,現行用以追蹤化學品流向的系統間尚未完成資料介接,使化學品採購與流向難以即時掌握。
相關立法與行政單位已被要求加速系統整合與分工協調,並檢討是否將工業用化學品納入更嚴格的管理類別,以利源頭監控與追蹤。
消費者與業者自保要點
- 購買熟食或內臟類產品時注意顏色與氣味,天然豬腸顏色較接近米白或淡褐,如顯得不自然潔白或有刺鼻藥水味,應提高警覺並避免購買。
- 優先選擇有登錄或可查證的合法業者,並留存購買憑證以利事後查核或檢舉。
- 業者應明確區分工業用與食品用化學品來源,落實標示與教育訓練,了解錯用化學品的健康與法規風險。
- 主管機關與地方稽查單位應強化抽驗頻率與跨部會資料共享,鼓勵內部檢舉並提供檢舉保護機制,以利提早偵測不當行為。
記者視角與後續觀察
此事件提醒消費者、業者與主管機關必須共同維繫食品安全,單靠事後檢驗不足以完全防堵非合規原料的流入。檢調化驗結果將是判定危害程度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應促進系統性改進,從源頭管理、交易透明度與民眾教育多面向著手,以降低類似風險重演。
重點回顧
本案涉及業者疑以工業級雙氧水漂白豬腸,導致數千公斤疑似流入市面。讀者可掌握檢驗進度、留意食品顏色與氣味作為自保手段,並注意調查結果對系統性監管改進的限制與必要性。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