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以病例報導為出發,說明重症肌無力患者接受胃癌手術時的風險評估與術後呼吸監測重點,提供可供與醫療團隊討論的檢查與觀察指標,並說明何時應尋求緊急協助與溝通注意事項。
近期個案顯示有重症肌無力病史的病人在接受胃癌手術後出現術後呼吸困難與心臟停頓情形,且病況演變為長期重症照護。這類事件提醒臨床上須重視術前的神經肌肉功能評估、麻醉與藥物交互影響,以及術後的密集監測與早期處置。
什麼是重症肌無力
重症肌無力是一種以神經肌肉接點傳導受影響為主的疾病,常表現為肌力波動、眼瞼或吞嚥困難,嚴重時會影響呼吸肌功能。對外科手術和麻醉有特別影響,需要術前由神經內科或相關專科進行風險評估與用藥調整。
手術前的評估與風險溝通
在決定進行胃癌手術前,醫療團隊應確認病史、用藥(包含促進或抑制神經肌肉傳導的藥物)、最近的疾病活動度與肺功能。重症肌無力患者可能需要術前做更詳盡的呼吸肌力或吸氣峰流速評估,並與病人與家屬討論潛在的術後呼吸衰竭風險與監護需求。
術中與術後的醫療考量
麻醉藥物與肌肉鬆弛劑對重症肌無力患者的影響不同於一般人,術中選擇與劑量需由麻醉科依個案評估。術後應安排能密切監測呼吸與生命徵象的照護場所,必要時準備呼吸支持設備及早期復甦措施。若出現呼吸困難、血氧下降或意識變化,應立即啟動急救流程。
術後觀察項目與護理重點
- 觀察呼吸速率、血氧飽和度與呼吸努力情形
- 評估吞嚥與氣道反射,注意誤吸風險
- 持續評估神經肌肉功能變化,例如四肢肌力與疲勞感
- 藥物調整後評估療效與副作用,避免突然停用或錯用抗膽鹼酯酶類等藥物
- 與復健與呼吸治療團隊協作,安排必要的呼吸復健或氣切整備
何時需要緊急就醫或轉診
若出現持續的呼吸急促、血氧無法維持、說話困難、吞嚥劇烈惡化或意識混亂,應立即就醫。術後短期內出現上述症狀尤為危險,需要立刻評估是否需加護病房照護或呼吸支持。
醫病溝通與後續處理的關鍵
手術前的完整風險說明、術後照護計畫與家屬溝通是降低爭議的重要作法。若對術前評估或術後處置有疑義,建議家屬與病人向主治團隊詢問具體的評估報告、麻醉與藥物處理細節,必要時可尋求第二專科意見或司法程序追索。醫療爭議應以事實與醫療紀錄為依據,由相關專業單位或司法機構進行判定。
臨床實務上,胃癌手術與重症肌無力交互影響的情況需要跨科別合作,包括外科、麻醉、神經內科、胸腔或呼吸治療與加護團隊共同評估與處理。對病人與家屬而言,了解術前風險、術後監測重點與緊急徵兆,有助於與醫療團隊共同做出周延的照護安排。
本專欄以報導性筆調整理可討論的醫療與照護議題,提醒重症肌無力患者在接受胃癌手術前後應與醫療團隊充分溝通並安排適當的監護。
重點回顧
重症肌無力患者接受胃癌手術時,需特別注意術前神經肌肉與呼吸功能評估、麻醉與用藥調整,以及術後密集呼吸監測與早期處置;患者與家屬應了解風險、確認監護計畫並在出現呼吸或吞嚥異常時立即就醫。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