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研究指出年輕人死亡率上升與主要健康風險變化

2025-10-14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全球研究指出年輕人死亡率上升與主要健康風險變化

根據IHME最新分析,全球平均壽命延長但青少年與年輕族群死亡率上升。本文整理主要風險、年齡分布與檢查與生活型態要點,說明何時尋求專業協助並提供政策面觀察。

研究重點與整體趨勢概述

國際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IHME)指出,雖然自1950年以來全球平均壽命延長約20年,至2023年女性預期壽命為76.3歲、男性為71.5歲,但青少年與年輕成年人的死亡率在部分地區呈現上升趨勢,值得關注。

研究也呈現疾病負擔的結構性改變,例如2021年以來新冠疫情的致死排序已下降至2023年的較後位次,同時糖尿病、慢性腎病與失智相關的死亡率隨人口老化而增加。

年輕族群面臨的主要死因與風險因素

在年輕族群中,心理健康與藥物使用導致的死亡比例上升,常見原因包括自殺、藥物過量與與酒精相關的致死事件。北美高收入地區的20至39歲族群在過去十年觀察到死亡率增幅較大。

影響整體健康負擔的主要風險因子包含高血壓、吸菸、高血脂、糖尿病與肥胖。其他環境與發展相關風險還涉及顆粒物污染、鉛暴露,以及新生兒低體重與早產相關問題。

不同年齡層的風險分布

兒童與學齡前後的主要健康風險以缺鐵最為突出,其次是水源與環境衛生相關問題及營養不良。青少年與勞動年齡層(15至49歲)則在不安全性行為與職業傷害上承受較高風險,伴隨的慢性病風險如高BMI、高血壓與吸菸也逐步影響長期健康。

檢查與生活型態的資訊型建議

對個人與家庭而言,了解並管理可改變的風險因子是重要起點。常見的做法包含監測血壓與血糖控制、維持健康體重、避免菸草與過量酒精,以及注意心理健康變化與藥物使用情形。

若有情緒困擾、自傷或藥物濫用的風險徵兆,應及時尋求合格醫療或心理衛生專業人員評估。職場安全、性行為防護與改善環境衛生亦是可行的預防方向。

政策面觀察與資源配置的考量

IHME研究提醒政策制定者,面對人口結構變動,單一聚焦高齡族群的健康政策可能不足以應對未來挑戰。評估醫療資源分配時,應同時納入青少年與年輕成人的預防、心理健康與急性風險介入策略。

在地區層級,感染性疾病與意外傷害仍在部分區域主導年輕人的死亡構成,顯示公共衛生與安全措施需因地制宜調整。

本專欄以新聞報導與科普視角整理研究重點,期望促進對年輕族群健康趨勢的理解,並強調個人、社會與政策面共同參與的重要性。如遇健康或安全緊急情形,請盡速聯絡當地合格醫療或緊急救護單位安排評估與處置。

重點回顧

IHME資料顯示雖平均壽命延長,但多地青少年與年輕成年人死亡率上升,關鍵風險為心理健康與物質濫用、慢性病與環境危害,需同時強化臨床與公共衛生因應。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