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項飲食指數如AHEI、MIND與AMED與慢性病累積呈現相關性,研究指出飲食型態與發炎指數可能影響慢性病負荷。本文以科學報導角度整理要點、風險提示與生活調整方向,供讀者參考而非治療建議。
研究背景與臨床觀察
近期追蹤研究對飲食型態與慢性病負荷的關聯進行長期觀察,報告中指出採行較健康的飲食指數與較少的慢性病累積有相關性。臨床醫師也常提醒,若長期以高發炎飲食為主,可能出現餐後疲倦、血糖波動或體重停滯等情形,出現持續或惱人的症狀時建議尋求專業評估。
常見飲食指數怎麼看
研究中常用的幾種指數各有側重,簡要說明如下,便於理解報告結果的比較基礎。
- AHEI 另類健康飲食指數:以蔬果、全穀、豆類、堅果與不飽和脂肪列為正向項目,含糖飲料與紅肉等為負向項目,屬於以食物品質評分的工具。
- MIND 麥得飲食:融合地中海飲食與得舒飲食概念,強調未加工植物性食物並限制紅肉與高飽和脂肪,原本設計目標為降低腦部退化的風險。
- AMED 地中海飲食指數:以蔬果、堅果、豆類、全穀與單元不飽和脂肪為主,搭配魚與白肉,強調以不飽和脂肪為主要脂質來源。
- EDII 經驗飲食炎症指數:衡量飲食傾向引發慢性發炎的可能性,分數較高代表飲食可能較具促發炎性。
主要研究發現與解讀
一項刊登於國際期刊的長期追蹤研究追蹤超過二千四百名瑞典長者超過十五年,報告顯示飲食分數較高者在慢性病數量上呈現較低的累積。研究結果指出AHEI與MIND分數很高的族群,長期平均較少約兩種以上慢性病,遵循AMED飲食者則平均較少約一種;相對地,若飲食傾向高發炎型態,慢性病數量可能較多。
需要強調的是,這類研究呈現的是群體層級的相關性而非直接因果證明,解讀時應注意其他生活型態、遺傳與社會經濟因素可能共同影響觀察到的結果。
為何抗發炎與高品質飲食可能有益
支持健康飲食的生物機制通常提到抗氧化與抗發炎成分可減緩組織的慢性損傷,與高飽和脂肪或高度加工食品可能促進發炎反應相反。這類機制說明了為何不同飲食型態在長期健康負荷上會出現差異,但實際效應仍受多種因素交互影響。
日常提醒與就醫時機
若個人飲食中以高度加工食品、含糖飲料與紅肉為主,長期可能提升發炎相關風險。若經常感到餐後疲累、血糖波動明顯或體重長期停滯且伴隨其他不適,建議諮詢醫療專業人員做進一步代謝或生活型態評估,以利及早調整與追蹤。
本文以新聞報導與專業觀察角度呈現健康飲食與慢性病累積的研究重點,提供讀者理解不同飲食指數意涵以及可能的生活調整方向,強調個人選擇應考量整體生活型態與醫療專業意見。
重點回顧
追蹤研究指出AHEI、MIND與AMED越傾向健康,與慢性病累積較低相關;本摘要整理飲食型態意涵與生活應用價值,但仍受其他風險因子限制。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