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疫苗副作用與保護力全面解析:哪些人群不適合接種

2025-07-03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高端疫苗副作用與保護力全面解析:哪些人群不適合接種

高端疫苗副作用疑慮與臨床數據分析

隨著國內開始提供高端疫苗接種服務,許多民眾對於疫苗的副作用問題格外關注。根據衛生署公布的臨床試驗資料,高端疫苗在接種後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副反應,了解這些資訊有助於民眾權衡利弊,做出適合自己的健康決策。

常見的高端疫苗副作用

疫苗接種後的副作用多數為輕微且暫時的,主要包括局部注射部位的疼痛和腫脹、肌肉或全身無力、頭痛及輕微發燒。根據臨床試驗資料顯示:

副作用項目 發生頻率
注射部位疼痛與壓痛 71.2%
全身無力與肌肉酸痛 36%
頭痛 22.2%
腹瀉 15.1%
注射部位腫脹或硬結 10.5%
噁心與嘔吐 7.7%
注射部位泛紅 4.9%
發燒 0.7%

可能的罕見不良反應

除常見副作用外,疫苗亦可能引發較罕見的反應如顏面神經麻痺和眼壓過高。疾管署的追蹤顯示,接種後出現顏面神經麻痺的案例在安全監測期間被通報,患者多數在接受適當治療後已完全康復。至於眼壓升高則會引起不適與視力模糊,若及早處理,通常不會造成永久性傷害。

  • 顏面神經麻痺:屬神經發炎反應,多數患者經適當治療能完全康復,但少部分可能留有後遺症,例如肌肉不協調或角膜炎。
  • 眼壓過高:症狀包括眼睛疼痛、視線模糊、頭痛等,嚴重者可能造成青光眼,長期未治療則有失明風險,但早期發現可以有效控制。

高端疫苗的保護力評估

由於高端疫苗尚處於緊急授權階段,缺乏完整的三期臨床數據,對其長期或全面的保護效能仍持謹慎態度。中研院利用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血清標準品,與AZ及聯亞疫苗進行血清反應校正,結果顯示高端疫苗在不同年齡層的抗體中和效價達到662,暫時提供抗體水平的參考值。

然而,抗體指標只能反映免疫反應的程度,不能直接等同於實際保護能力。由於在臨床試驗中中和抗體的數值存在差異,最後的疫苗有效性仍需等待後續的第三期臨床數據驗證。

疫苗接種適用對象

高端疫苗適合年滿20歲以上的成人,建議第一劑與第二劑間隔28天。目前案中的使用建議為每劑0.5毫升,接種程序須依照官方指示進行,並遵循相關注意事項確保安全。

接種注意事項與特殊族群須知

  1. 發燒或身體狀況不佳者,建議疾病穩定後再施打疫苗。
  2. 不同廠牌疫苗不應交替使用,若曾混用,建議停止不再接種其他疫苗產品。
  3. 高端疫苗與其他疫苗應有至少14天的接種間隔,避免同時使用引發交叉反應。
  4. 免疫功能較弱者或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疫苗的免疫效果可能較弱,仍需醫師評估。
  5. 因缺乏孕婦接種資料,孕婦應於醫師咨詢後決定是否施打。
  6. 哺乳期婦女若經醫師評估屬建議接種範圍內者,接種後仍可正常哺乳,不會對嬰兒產生明顯風險。
  7. 完成疫苗接種後若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或持續不適,應立即就醫並說明接種史。
  8. 即使接種疫苗,仍須配合其他防疫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以降低感染風險。

綜合數據與專家評估,民眾在決定是否接種高端疫苗前,應充分了解副作用與保護效果,並遵循醫療專業建議,以達到最佳的免疫防護。這也是疫苗安全施打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