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出常加鹽習慣可能與第2型糖尿病風險上升有關

2025-10-15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研究指出常加鹽習慣可能與第2型糖尿病風險上升有關

一項發表於 2023 年的長期追蹤研究發現,加鹽頻率較高的族群第2型糖尿病發生率呈階梯式上升;本文說明研究設計、可能機制與日常飲食上的注意要點,幫助讀者理解鹽分攝取與糖代謝風險的關聯性。

研究設計與主要發現

該研究刊於醫學期刊,追蹤約40萬名參與者平均11.8年,期間有超過1萬3千人被診斷為第2型糖尿病。分析結果顯示,相較於從不或很少加鹽者,偶爾、經常與總是加鹽的人群,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相對風險分別增加約13%、20%與39%。研究作者強調這類觀察性分析顯示關聯性,但尚不足以直接斷定因果。

可能的機制與影響因子

進一步分析指出,體重指數(BMI)、腰臀比與慢性發炎指標(如 C‑反應蛋白 CRP)在部分程度上解釋了加鹽習慣與糖尿病風險的連結。研究團隊與專家推測,肥胖與慢性發炎可能是鹽偏好與血糖代謝異常之間的重要中介路徑。

此外,研究中引用的專家提醒,過量鹽分已被驗證會提高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醫師指出,適量使用低鈉鹽在某些情況下有助心血管健康,但仍需留意不同鹽類的鈉含量與烹調習慣,避免無意間造成總鈉攝取過高。

臨床與生活型態面向的意義

這項研究屬於群體層級的觀察,對個別風險的評估具有參考價值但非確診依據。從公共衛生角度看,控制總體鹽分攝取、維持健康體重並關注發炎指標,有助降低與多重慢性病相關的整體負擔。

  • 飲食上可注意減少加工調味品與隱藏鹽源,並以新鮮食材為主。
  • 維持規律運動與合宜體重能降低胰島素阻抗相關風險。
  • 若已有高血壓、血糖異常或其他慢性病,應與醫療專業人員討論個人化飲食控制策略。

從群體研究到個人生活習慣,鹽分攝取與代謝健康之間的關聯提醒我們在日常調味上採取更謹慎的態度。面對研究發現,讀者可把握資訊性建議,與合格醫療專業人員討論個人風險與調整步驟,避免自行作重大醫療判斷。

重點回顧

長期追蹤研究顯示較常加鹽的人群第2型糖尿病發生率較高;肥胖與慢性發炎可能介導此關聯,個人應評估總鈉攝取與生活型態以降低代謝風險。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