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湯與熱飲:是否真的增加食道癌風險?專家深入解析

2025-08-07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熱湯與熱飲:是否真的增加食道癌風險?專家深入解析

隨著冷氣團來襲,溫熱的飲品常成為許多人的心頭好,尤其是在寒冷天氣中,一碗熱騰騰的雞湯更是一大享受。然而,近期有關熱飲與食道癌風險的說法引起社會關注。究竟喝熱湯、熱飲是否會顯著提高食道癌的發生率?本篇將深入探討來自醫學專家的最新研究及建議,為讀者揭開熱飲背後的科學真相。

熱飲對食道的影響醫學專家怎麼說

根據台灣多家大型醫院胃腸科專家指出,飲用高於一定溫度的熱飲會增加食道黏膜的受傷風險。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胃腸肝膽科的副院長張吉仰表示,當熱飲溫度超過65度時,長期反覆刺激會導致食道黏膜細胞受到灼傷,增加發生細胞異常甚至癌化的可能性。國際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亦將高溫熱飲列為2A類致癌物,提醒民眾注意飲用溫度,降低相關風險。

65度的熱度到底多熱?

專家解釋,體感而言,65度的熱湯並非燙傷嘴巴的程度,而是略微有點暖,但不會讓人感到灼燒。正常品嚐的熱湯多數在這個溫度範圍內,民眾不必過度擔心,只要避免飲用過熱的湯品,生水泡泡也不會成為癌症的直接源頭。

日常習慣與食道癌風險的關聯

除了飲用熱飲,研究指出,生活中的其他不良習慣才是引發食道癌的主要原因。煙酒和檳榔是被證實高度危險的因素,這些行為可引起持續性食道黏膜損傷並顯著提升癌症風險。醫學專家強調,早期的內視鏡檢查尤其重要,特別是對於長期吸煙、過度飲酒或嚼檳榔的高風險族群。

內視鏡檢查的重要性

專業醫師指出,早期診斷是改善食道癌存活率的關鍵。一旦懷疑有異常,建議每年進行一次完整的內視鏡檢查,並結合高解析度的窄頻影像內視鏡(Narrow Band Imaging, NBI),能更精確地觀察食道黏膜,早期篩檢癌變組織,提升預防與治癒機率。

如何降低食道癌風險

追求健康,除了注意熱飲溫度外,更應戒除煙酒及檳榔等不良習慣,保持飲食多元均衡,定期健康檢查。醫學建議:飲用熱湯時,待湯稍冷卻至適宜溫度再飲,避免長時間反覆使用高溫飲品。另一個重要措施是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長期刺激性行為,才能真正在飲食中守住健康底線。

結語

隨著科學研究持續進展,熱飲與食道癌之間的關聯已被科學証實存在一定的風險,但大部分情況下,適當控制溫度仍是安全的飲食方式。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康生活的觀念,避免煙酒與檳榔,並定期進行醫療檢查,才能對抗食道癌的威脅。掌握科學原則,享受溫暖的同時,也為自己守護健康,才能在寒冷季節中溫馨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