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膠劑暴露可能導致檢驗誤判為急性腎損傷

2025-09-05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除膠劑暴露可能導致檢驗誤判為急性腎損傷

臨床個案顯示市售除膠劑的化學成分可能干擾血液肌酸酐檢驗,造成誤判為急性腎損傷。本文說明事件、檢驗干擾、風險與居家預防要點,並提供居家選購與使用安全建議,提醒何時應就醫檢查,以降低暴露風險並避免不必要的醫療檢驗負擔。

案例與檢驗結果

一名45歲男子在使用網購來源的除膠劑清潔浴室後出現頭暈、目眩,送急診時抽血檢驗發現肌酸酐指數異常升高。醫師記錄該患者肌酸酐值遠高於一般正常範圍(文中提及正常應在1.3以內,該例測得約16),當下列為急性腎損傷的考量。

後續醫療團隊檢驗其他腎功能相關指標,發現其中一項用以評估腎損傷的指標仍在正常範圍,這使醫師懷疑可能是檢驗試劑或樣本受到外在化學物質干擾,而非真實的腎功能衰竭。

除膠劑成分與可能風險

市售除膠劑配方多樣,常含有各種有機溶劑。醫師指出部分有機溶劑具神經毒性,暴露後可能引起頭暈、意識改變或呼吸道刺激等症狀。這類化學物質若吸入或皮膚接觸,會對個人造成短期不適,並可能干擾某些生化檢驗的測定。

檢驗干擾的機制與臨床意義

在臨床檢驗中,肌酸酐常用來評估腎功能;部分臨床檢驗方法採用比色或其他化學反應原理,若樣本中存在特殊化學成分,可能影響反應或測量光學讀值,導致檢驗儀器報出錯誤的高值。

因此,在臨床遇到檢驗結果與病人臨床表現不符時,醫師會考慮檢驗干擾的可能性,並可能採用不同方法或替代指標重測,以避免因檢驗誤判而進行不必要的處置。

居家使用安全與選購建議

  • 購買時留意產品成分表,避免購買未標示成分或來源不明的產品。
  • 使用時保持良好通風,並盡量戴上適當防護,例如手套與口罩,避免直接吸入或長時間皮膚接觸。
  • 清潔劑噴霧應朝表面噴灑並快速擦拭,避免在密閉空間長時間使用。
  • 若接觸後出現頭暈、噁心、呼吸困難或視力改變等症狀,應儘速移至通風處並考慮就醫評估。

何時尋求醫療協助

若使用清潔劑後出現持續頭暈、意識混亂、呼吸困難、劇烈胸悶或排尿量明顯減少等情況,建議立即就醫評估。若臨床與檢驗結果不一致,醫療團隊可能會重複檢驗或採用其他生化標記協助判斷。

本報導以專欄記者角度整理臨床觀察與專業建議,旨在提供消費者選購與使用上的風險意識,並提醒在日常清潔時兼顧通風與個人防護,降低可能的健康風險與檢驗誤判。

重點回顧

個案顯示某些除膠劑成分可干擾肌酸酐比色檢驗,導致檢驗數值誤高。讀者可從成分檢視、通風與防護等措施減少暴露風險,但檢驗干擾仍可能帶來診斷不確定性,需結合臨床評估與其他生化標記協助判讀。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