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鼻血的常見處理方式與正確止血方法
流鼻血在日常生活中相當常見,但許多人在應對時常採用不恰當的方法,如仰頭或塞衛生紙,反而可能加重症狀或導致其他健康問題。實際上,正確的止血步驟應該遵循特定的程序,以有效減少出血並降低併發症的風險。以下是經過專業醫療驗證的三個止血步驟:
- 保持坐姿,避免仰頭或平躺,並將頭部稍微前傾:這樣可以防止血液進入口腔或喉嚨,避免引發噁心或吸入性肺炎。在血流較多時,建議將頭部略向前傾,以減少血液倒流。
- 用拇指與食指按壓鼻翼至少五分鐘,並配合張嘴呼吸:選擇鼻翼後端與鼻骨交接處進行有力按壓,並持續約五分鐘。如果出血未止,可再延長壓迫時間至十分鐘,避免提早放開壓力。
- 冰敷或口含冰水以促進血管收縮:這樣能幫助快速止血。建議每次冰敷20分鐘,並休息約5分鐘,避免使用過冷的物品造成不適或凍傷。
流鼻血的常見原因與風險因素
鼻腔內血管豐富,尤其位於前鼻腔的利特氏血管叢(Little’s Area),是引發流鼻血的主要區域。成人與嬰幼兒皆可能因多種因素出現鼻血,了解其原因有助於預防與及時處理。以下為常見的流鼻血原因:
- 鼻腔局部問題:經常因挖鼻孔、揉鼻子或外傷而引起,特別是在空氣乾燥(冬季或冷氣環境)或有過敏性鼻炎的人群。鼻黏膜較脆弱,易於破裂出血。
- 鼻腔疾病與慢性刺激:如鼻竇炎、上呼吸道感染、異物入侵或手術史。長期吸菸及飲酒也會造成鼻黏膜慢性發炎,進而引發血管破裂。
- 腫瘤與全身性疾病:包括鼻咽部腫瘤、血管纖維瘤或鼻腔內血管畸形。系統性疾病如高血壓、動脈硬化、肝硬化或血液疾病(如白血病、凝血功能障礙)亦是重要的危險因子。
持續流鼻血與急救措施
如果流鼻血超過20至30分鐘仍無法止住,或者伴遇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
- 感覺虛弱或出現頭暈、暈倒。
- 血流急促或大量出血,威脅生命安全。
- 有嚴重外傷,可能傷害到鼻腔或頭部。
- 流血反覆發作,一週內多次出血,需進一步檢查與治療。
若符合上述條件,建議儘快前往耳鼻喉科接受專業診療,以排除潛在的嚴重疾病,並制定適當的治療方案。必要時將進行鼻內視鏡檢查、血液凝血功能測試或影像檢查,以確認出血原因和範圍。
流鼻血應求診的科別與飲食調整建議
遇到頻繁或無法止住的流鼻血,建議前往專業的耳鼻喉科進行詳細檢查。醫師會根據情況決定是否需要進行鼻內視鏡檢查或血液測試,以評估全身性疾病的可能性。除了醫療處理,飲食方面也可協助改善鼻血問題:
改善流鼻血的飲食建議
根據中醫理論,流鼻血分為實證和虛證體質,應分別調理。實證型的鼻血多為急性大出血,與肺火、肝火過旺有關,建議多攝取具有清熱降火作用的寒涼性水果與蔬菜,如小白菜、苦瓜、西瓜、柿子等。虛證者血量較少,血色較淡,容易反覆發生,宜選擇滋補血液、平衡體內熱量的飲食,並避免過量食用辛辣刺激之品,以免加重症狀。
掌握正確的止血方法、了解流鼻血的原因以及什麼時候需要就醫,是維持健康的重要部分。日常生活中,細心照料鼻腔,避免刺激與外傷,都是預防流鼻血的有效策略。專業醫師的建議,始終是保障健康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