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中醫院派出醫療隊進入花蓮災區設立醫療站,現場以處理外傷、熱相關疾病與昆蟲咬傷為主,並提供傷口評估與轉診協助,強調救災自我保護與及時就醫的重要性。
醫療隊在現場的工作與觀察
臺中醫院組成的醫療隊前往花蓮災區第一線設置臨時醫療站,為受災居民與工作人員提供初步醫療評估與處置。醫療站的主要任務包括傷口處理、疼痛與感染風險評估、必要時安排轉診到醫院,以及向災區居民說明後續照護與就醫管道。
常見傷病有哪些?
醫療站觀察到的主要問題以外傷為主,類型包括被釘刺入或割傷的穿刺與切割傷;另有肌肉拉傷、昆蟲或蜜蜂螫刺反應,以及因高溫勞動或曝曬造成的熱相關疾病。
- 外傷處理以清潔、包紮與評估感染風險為要,必要時安排補打破傷風疫苗或轉診。
- 肌肉拉傷與扭傷通常以休息、冰敷或適度減少負重為主,並視情況給予症狀緩解措施。
- 昆蟲或蜂螫可能引起局部疼痛或過敏反應,對於嚴重過敏者需醫療評估。
- 熱相關疾病如頭暈、噁心或意識改變,應及早移到陰涼處並補充水分,嚴重者需立即醫療處置。
何時應儘速就醫?
若出現以下情況,建議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協助或前往急診:
- 持續或大量出血、傷口深及疑似內臟損傷情形
- 傷口紅腫、流膿、持續發熱等感染徵兆
- 呼吸困難、重度過敏反應或意識混亂
- 中暑症狀如昏厥、抽搐或無法清醒
救災自我保護與現場準備建議
參與救災或在災區活動時,應優先注意個人防護與自我照顧,常見建議包括:
- 配備適當防護用品如護目鏡、長袖衣物、帽子與防滑雨鞋,減少外傷與日曬風險
- 保持充足補水與防曬,避免在高溫下長時間曝曬
- 若有傷口或不適,盡早到醫療站或由醫療人員評估,並遵循專業建議追蹤傷口變化
- 協助災民時也要注意自身體能與安全,必要時暫停並尋求支援
在現場提供服務的醫護團隊同時強調社區合作的重要性:當地軍警、志工與醫療單位共同協助能提高救援效率。對於受災居民,及時評估與妥善轉診是減少後續併發症的關鍵,民眾若有疑問應以醫療人員的評估為準。
本篇以現場觀察與醫護人員所述為基礎,旨在提供災區常見健康風險與就醫指引,提醒在救災行動中落實自我保護並於必要時儘速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重點回顧
醫療隊在花蓮設置臨時醫療站,處理外傷、熱相關疾病與昆蟲咬傷;重點是即時評估傷口並在出現感染或嚴重症狀時轉診,參與救災者務必做好個人防護與補水。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