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流後,醫療支援團隊在光復糖廠持續提供門診、中醫與疫苗施打服務,累計多處醫療站協力應變,本文說明服務範圍、常見需求與後續銜接重點,協助民眾理解就醫時機與可用資源。
服務規模與主要項目
災後醫療站整體服務人次超過4300人次,包含門診診療、流感與新冠疫苗施打,以及中醫門診等。流感疫苗已施打1324人次,新冠疫苗467人次,中醫門診約600人次,顯示疫苗接種與長期照護需求並存。
出動人力與診療科別
報告指出約有1221名醫護與行政人員參與輪值,科別以內科與外科的門診需求較多。災後一週到十天為看診高峰期,除了慢性病藥物領取,外傷與日常皮膚或肌肉骨骼問題也逐漸增加。
心理與中醫支援的角色
除身體疾病外,心理衛生支援被列為重要項目,因家庭與財產損失導致情緒困擾的案例不少。中醫門診在有中醫需求的民眾中也扮演協助舒緩與症狀管理的角色,成為整體災後健康照護的一環。
接手銜接與門診時程
部分醫療站在救援階段結束後由地方衛生所接手,門診與疫苗服務依在地門診時間安排,民眾可留意當地衛生所公布的門診時段與接續服務,以利持續服藥與後續追蹤。
何時應尋求進一步醫療協助
如有持續發燒、外傷感染跡象、呼吸困難、嚴重疼痛或情緒功能顯著受損等情形,建議盡速就近就醫或聯繫當地衛生資源。災後康復包含生理與心理的雙重照護,應以有資格的醫療專業人員評估為準。
在災區醫療支援的運作中,短期急救與長期追蹤都很重要;疫苗普及、慢性病藥物供應與心理支持是減少後續健康風險的關鍵。民眾如需進一步資訊或轉介,建議向當地衛生所或醫療團隊詢問可用的資源與後續安排。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