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蓮慈濟醫院因在節能減碳、員工福祉與偏鄉醫療推動上的具體作為,獲得2025健康永續ESG評選肯定。本文說明評選依據、院方改善措施與社區推廣重點,供醫療機構與關心醫療永續的讀者參考。
評選背景與核心指標
2025健康永續ESG評選以醫療院所的環境、社會與治理三大面向為評分標準,參考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作為總體願景。本屆評選涵蓋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等不同類型院所,旨在促進院所於節能、社會服務與內部治理上的具體改善。
節能減碳的具體做法與成效
該院自創院以來即著重環保與節能管理。近年建立節能行為與監督機制,於夜間與非上班時段安排巡查,公告異常用電單位以落實節電。硬體面則逐步汰換高耗能設備並導入智慧節能技術。
院方資料指出,導入相關措施後一年內碳排放降幅超過評選標準,並取得永續報告書與 ISO 14064-1 溫室氣體盤查的認證,作法可作為醫療場域能效改善的參考案例。
職場永續與員工關懷措施
在人力與職場經營面,院方推動所稱的六全幸福職場系統,包含飲食均衡安排、健身與社團設施、員工健康檢查等福利,以及一致制服與醫護宿舍等配套,目標是培養員工向心力與知識傳承。
此類措施強調職場多元支持與世代融合,藉由員工福祉促進醫療體系的長期穩定與服務能量。
偏鄉服務與數位整合應用
承接國家相關計畫後,院方持續推展整合型照護方案,發展包含多面向照護服務的模式,並嘗試運用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提高檢測與服務的可及性。這些做法旨在縮短城鄉醫療差距,將資源延伸至偏鄉與高需求族群。
社區推廣與蔬食生活活動
作為健康永續宣導的一環,院方參與以蔬食與生活風格為主題的市集活動,透過蔬食試吃、教育遊戲與志工互動,向民眾介紹植物性飲食的營養觀念與減碳概念。院內營養科也以活動形式提升民眾對在地農產與飲食健康的關注。
院方亦安排專題演講,邀請臨床醫師分享全食物與植物性飲食的實務經驗與科學見解,希望結合理論與實務提高公眾健康識能。
這些跨部門的實務經驗顯示,醫療永續不僅是設備更新的工程,也涉及人才培育、社區連結與數位化應用。未來在推動同類措施時,醫療機構需兼顧成本、執行可行性與跨部門協調,以提升整體韌性與服務品質。
重點回顧
報導整理該院在能源設備更新、職場幸福與偏鄉服務的具體做法,指出可複製的策略與推廣價值,同時提醒實施時需評估成本與跨部門協作風險。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