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蔬果不只造成便秘,與中風風險有密切關聯

2025-07-17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不吃蔬果不只造成便秘,與中風風險有密切關聯

攝取不足的水果與蔬菜不僅影響腸道健康,還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密不可分。根據最近一項由美國營養協會發布的研究,全球每年約有280萬人死於由於蔬果攝取不足導致的心臟疾病與中風。這項研究涵蓋113個國家,估算各國平均蔬果攝取量,進一步分析其對心血管功能的影響。

水果與蔬菜攝取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性

研究發現,每年由於蔬果攝入不足引起的心血管死亡病例相當驚人,其中約130萬人死於中風,52萬人死於冠狀動脈疾病,另一方面,水果攝取不足則造成約20萬人死於中風,80萬人死於心臟病。這些數據彰顯水果和蔬菜在預防心血管疾病中的核心角色。

蔬果中的活性成分保護心臟血管健康

蔬菜和水果富含鉀、鎂、抗氧化劑及酚類物質,這些成分已被證明具有降低血壓、膽固醇及預防血管氧化的效果。功能醫學營養師強調,鉀能促進鈉的排出,有助於控制高血壓,進而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同時,多彩蔬果中的植化素如葉綠素、類生物類黃酮與花青素,對於血管抗氧化、降低血脂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具有明顯效用。

彩虹飲食,守護血管健康

多元攝取不同顏色的蔬果不僅能增進代謝,更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例如:綠色蔬果如花椰菜富含葉酸,有抗氧化及抗炎作用;橘色水果如柳丁和柑橘富含類生物類黃酮,抗老化並強化血管;白色蔬果如洋蔥與大蒜含有蒜素和槲皮素,可以降低血脂;藍紫色水果如藍莓則富含花青素,為血管提供額外保護。建議每日均衡攝取不同色彩的蔬果,才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

有效疏通血管,預防心血管疾病

除了降低膽固醇積聚,蔬果中豐富的纖維素有助於促進腸道益菌的多樣性,改善腸道菌叢平衡,進而預防動脈硬化。營養專家指出,纖維不僅有助於控制血糖,還可以降低身體的慢性發炎反應,對抗心肌梗塞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同時,攝取未加工的新鮮蔬果,能確保低升糖指數,有助於血糖控制,進而降低脂肪堆積與血管阻塞的風險。

攝取份量與多樣性的重要性

美國塔夫茨大學的營養專家建議,為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成人每天應攝取至少三份蔬菜與兩份水果。具體量約為一個半飯碗的熟蔬菜及兩個拳頭大小的水果。根據「蔬果579」原則,12歲以下兒童每天應攝取五份,青少年與成人女性七份,成人男性九份。此外,慢性腎臟疾病患者應控制鉀的攝入量,避免過量食用高鉀蔬果,建議採用先將蔬菜燙煮的方法來降低鉀含量。糖尿病患者則應選擇低糖水果,並分次、定量攝入,以維持血糖穩定,保障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