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食品檢驗警示 日本鮮蜜瓜與餐具抽驗不合格

2025-09-16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進口食品檢驗警示 日本鮮蜜瓜與餐具抽驗不合格

食藥署公布邊境抽驗結果,日本北海道鮮蜜瓜檢出禁用農藥超標及進口餐具溶出試驗不合格,主管機關已要求退運或銷毀並強化抽驗措施,本文說明檢驗結果、風險掌握與消費者注意事項。

檢驗發現與影響產品

官方表示,本次抽驗發現由日本北海道進口的鮮蜜瓜檢出含有禁用農藥特安勃,檢出濃度為0.02ppm,超過檢測方法定量極限0.01ppm,涉案數量約240公斤。另有自中國大陸進口之餐具品牌在4%醋酸溶出試驗下,蒸發殘渣值為34ppm,超過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的30ppm上限,涉及量約68.4公斤。

抽驗範圍與主管機關措施

近半年對日本鮮蜜瓜的進口檢驗共受理258批,其中8批檢出農藥殘留不合格。自6月1日開始,抽驗比例已提升至20%至50%,未來規劃進一步朝逐批查驗方向調整。對於不合格的批次,主管機關要求退運或銷毀,並對相關進口業者實施加強抽檢。

檢驗方法與標準要點

  • 農藥殘留比對標準以既定的農藥殘留容許量與檢測方法定量極限為依據。
  • 食品器具的溶出試驗示範條件包括4%醋酸、95℃加熱30分鐘等,用以評估容器材料在模擬使用情況下的溶出量。
  • 當檢出值高於法定上限或定量極限時,產品即視為不合格並採取行政處置。

消費者可採取的行動與就醫提醒

若懷疑持有或購買到上述受影響的批次,建議立即停止食用並配合販售通路或檢疫單位的退貨或銷毀指示。保存相關包裝或標示資訊以利查證來源。若已食用後出現不適,建議向合格的醫療或衛生單位諮詢,說明暴露情形與症狀,由專業人員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或處置。

監督重點與未來觀察

進口食品的監測包含來源國別、進口業者管理與抽驗頻率三大面向。當抽驗發現不合格案例時,主管機關常同步提高同類產品的抽驗密度,並要求業者改善進貨與品管程序。消費者在選購進口水果或餐具時,可留意來源標示與檢驗通報,並依官方公告處理相關回收或退運指示。

查驗結果顯示日本鮮蜜瓜與部分進口餐具存在法定標準以外的風險,主管機關已採取退運或銷毀等措施並加強抽驗,消費者若有疑慮應依官方通報處理並諮詢醫療或衛生專業人員以獲得個別建議。

重點回顧

邊境抽驗發現北海道鮮蜜瓜含禁用農藥且進口餐具溶出值超標,主管機關已要求退運或銷毀並提升抽驗頻率,消費者應保存包裝資訊並依官方指引處理。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