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重大心房中隔缺損以傳統開心手術修補後穩定出加護病房

2025-09-12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嬰兒重大心房中隔缺損以傳統開心手術修補後穩定出加護病房

一名嬰兒因嚴重心房中隔缺損合併肺靜脈出口異常與肺高壓,經傳統開胸手術修補並接受加護照護後病情穩定。本文說明病況判斷、可行治療策略與術後照護要點,有助理解何時需轉介專科評估與持續追蹤。

病況與診斷

個案為嬰兒,出生數月後出現呼吸窘迫與心跳過快,並反覆感染。臨床檢查與影像顯示心房中隔存在大型缺損,直徑達數公分,同時合併肺靜脈出口異常與肺動脈壓力升高的表現,屬於高風險病況。

心房中隔缺損屬先天性心臟病的一種,缺損大小與併發症風險相關。小型破洞有自然癒合的可能,但大型缺損可造成心臟負荷增加與肺血管病變,需儘早評估與處理。

治療方式與手術選擇

治療策略依缺損大小、合併解剖異常與病人體重等因素決定。本例因缺損範圍廣且伴隨肺靜脈出口異常,團隊評估後採用傳統開胸修補以確保完整修復。

對於小型或適合解剖條件的缺損,可考慮以心導管封堵或微創達文西系統進行修補,這類方法創傷較小,但並非所有大型缺損或複雜併發症都適用。

術後照護重點

術後觀察重點包括肺高壓的控制、胸腔積液與心律變化的處理,以及呼吸與感染管理。加護團隊通常會提供密集監測與跨專科協調,必要時給予藥物支持與呼吸照護。

在本案中,醫療團隊於手術後持續管理肺高壓與心律不整,並處理胸腔相關問題,經過數周加護照護後,患者狀況穩定並轉出加護病房。

治療選擇適用族群與就醫契機

家長或照護者若發現嬰幼兒有呼吸急促、餵食困難、體重增加不佳或反覆感染,應儘速就醫評估。醫師會依影像與臨床情形建議是否進一步檢查或轉介心臟專科。

對於青少年或成人若診斷出心房或心室中隔缺損,治療選擇應由醫療團隊根據缺損大小、血流分流程度與病人整體健康評估,決定微創或傳統手術的可行性。

此次病例也顯示,面對複雜解剖與併發症,跨專科協作與加護資源對術後恢復至關重要。家屬在治療決策過程中可與醫療團隊討論風險、預期照護流程與後續追蹤安排。

重點回顧

本案說明嬰兒重度心房中隔缺損之手術與加護照護重點,幫助家屬了解檢查、手術方式與可能併發症,並提醒療程適用性與個別差異需專業評估。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