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患者若感染或脫水,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糖尿病酮酸中毒等高血糖急症。本文以臨床案例說明常見誘因、警示症狀與急診處置重點,並提供日常自我監測與就醫時機的實用建議,協助讀者及早辨識並降低急性風險。
個案概況與臨床發展
一名長期服藥的糖尿病患者因感冒未就醫,數日食慾下降、無法進食,出現呼吸急促與意識混濁後送醫檢查。急診檢驗發現血糖高達520 mg/dL,並有血液酸化情形,診斷為糖尿病酮酸中毒並合併肺炎。經靜脈輸液、持續胰島素治療與抗生素控制感染後,患者病情逐步穩定並轉入病房。
糖尿病酮酸中毒是什麼
當體內胰島素不足,無法有效利用血糖時,身體會改以分解脂肪產生酮體作為能量來源;大量酮體會使血液呈酸性,稱為糖尿病酮酸中毒。這是一種嚴重的高血糖急症,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在數小時至數日內導致血流動力學不穩、呼吸衰竭或重大併發症。
常見誘因與警示症狀
誘發因素常見於感染(如肺炎或泌尿道感染)、不規律用藥、脫水、酗酒或重大身體壓力事件(外傷、心肌梗塞、中風)等。警示症狀包括
- 持續噁心、嘔吐或腹痛
- 呼吸急促或呼吸呈深而快速的樣態
- 呼吸帶有特殊水果氣味(酮味)
- 精神不濟、嗜睡或意識改變
急診處置與醫療重點
急診主要針對脫水、血糖與電解質失衡及誘發原因同時處理。常見的處置包括靜脈輸液以恢復體液、持續或間歇胰島素治療以降低血糖並抑制酮體生成、以及電解質(例如鉀)監測與矯正;若有感染則給予適當抗生素。醫療團隊會根據臨床與檢驗結果調整治療方案,並監測血糖、酮體與酸鹼狀態。
患者與照護者可採取的行動
平時應遵從醫囑規律服藥與定期監測血糖;有感染或發燒時要更頻繁測量血糖並留意尿或血酮體。外出時攜帶病歷摘要或藥物清單,若出現上述警示症狀應立即就醫,避免拖延。飲食均衡、規律運動及戒菸限酒有助於長期風險控制,但在急性疾病期間應讓醫師評估是否需調整用藥。
臨床案例顯示,原本被視為慢性管理的疾病在遭遇感染或脫水時,仍可能迅速演變為危及生命的急症。及早辨識症狀與迅速就醫是降低嚴重併發風險的關鍵。
重點回顧
感染或脫水可在短期內誘發糖尿病酮酸中毒,需注意噁心、呼吸改變、酮味與意識變化等警訊;急診以補液、胰島素與電解質管理為主,並處理感染來源。日常應規律用藥與密集血糖監測以降低風險。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