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管署監測顯示本土流感疫情上升,門急診就診人次明顯增加並出現重症死亡個案。本文說明流行情形、常見症狀、檢查與疫苗接種等注意重點,提供民眾做為判斷就醫與防護的參考。
流感目前流行情形
近期監測顯示,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已有顯著上升。官方通報上週就診約150,251人次,較前一週增加約13.5%。實驗室監測以流感病毒為主流通病原,A型H3N2占多數,其次為A型H1N1及B型。當前流行期已經到來,公眾應提高警覺並留意社區病例變化。
出現重症與個案特徵
當週並通報新增多例流感重症死亡個案,其中包含一名南部5歲女童,發病後約10天因流感併發腦炎離世。雖然多數感染者為輕症,但少部分會出現嚴重併發症或死亡,需以臨床及流行病學監測掌握風險。
誰為高風險族群
高風險族群通常包括年幼兒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免疫功能不全者及孕婦等。這些族群若感染流感,出現併發症的機率較高,因此在流行期間應特別注意預防與早期就醫。
常見症狀與可能併發症
流感常見症狀包括急性發燒、咳嗽、喉嚨痛、肌肉酸痛與全身倦怠。部分病例可能發展為肺炎、呼吸衰竭或中樞神經系統併發症如腦炎。若出現呼吸急促、持續高燒、意識改變或無法進食等警訊,應及早就醫評估。
檢查方式與就醫時機
醫療機構可依臨床症狀及需要進行快速抗原或核酸檢測以確認感染病因,並配合醫師評估是否需進一步處置。出現危險徵象或屬高風險族群者,建議不要延誤就醫,以便獲得適切的臨床評估。
疫苗接種與日常防護要點
衛生機關指出,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自10月1日起開打,首日流感疫苗接種數約26.4萬人次,為近年首日接種高峰之一。疫苗為公共衛生重要工具,對於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有助益,但保護力受時間與病毒株變異影響。
- 符合公費接種資格者可評估儘早接種以建立保護效果。
- 維持良好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在有症狀時戴口罩,能降低傳播風險。
- 在旅遊或接觸人群密集場合,留意自身與同行者的健康狀況,務必配合當地防疫建議。
面對流感疫情上升,掌握病情變化、適時接種疫苗與在出現警訊時尋求醫療協助,是降低嚴重併發風險的重要措施。專欄觀察指出,社區與家庭防護的落實,對於減緩病毒傳播同樣關鍵,呼籲民眾以務實且審慎的態度因應。
重點回顧
本報導指出流感疫情上升,涵蓋流行情形、重症風險、檢測與疫苗接種等關鍵措施;接種與早期就醫可降低嚴重併發風險,但仍受監測與病毒變異限制。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