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管署最新監測顯示本季流感仍處流行期,門急診與重症病例持續發生。本文說明近期疫情數據、可能受影響的高風險族群、疫苗接種時機與就醫提醒,提供實用資訊協助判斷與防護。
近期疫情現況與重點數據
根據官方公布,近期類流感門急診人次達約12.8萬,較前一周下降約7.8%。同期新增重症案例為53例,同時有10例死亡通報。監測趨勢顯示,10月的第一波高峰已過,但流行指數在11月中旬後可能重新緩升,12月則有加速增長的風險,直到農曆春節前後可能出現本季最高點。
誰屬於高風險族群 與臨床警訊
流感可能對某些族群造成較嚴重的併發症,包括年長者、慢性病患者與免疫功能較弱者。當出現持續高燒、呼吸急促、血氧下降或症狀短時間惡化,應提高警覺並考慮儘速就醫評估。
疫苗接種時機與效果期望
疫苗接種通常需約兩周才會產生較完整的保護性反應,因此公共衛生單位建議在流行季來臨前完成接種。疫苗可降低重症與併發症風險,但保護力會因個人健康狀況與病毒株變動而有差異,接種並非完全免疫的保證。
疫苗接種覆蓋率現況
截至報告時點,公費流感疫苗接種人次約為319萬人次;同期間國內新冠疫苗的累計接種則約為78.1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這些數據提供疫情防控與疫苗供需的參考,但不能單獨代表個別保護情形。
日常防護與就醫契機
基礎的感染控制措施如勤洗手、咳嗽禮節、在群聚場合維持適當距離,仍是減少病毒傳播的基本做法。若個人屬於高風險族群或出現嚴重症狀,應及時向醫療機構諮詢,醫師會根據病情評估是否需要檢測或進一步治療。
政策與個人安排的考量
流行曲線可能因假期出遊與群聚活動而出現波動。對於需安排旅行、探視高風險親友或參加大型活動的人士,提早評估個人健康狀況與接種時程,可作為降低風險的參考依據。
本專欄以報導視角整理公開監測資料與防疫要點,旨在提供讀者釐清情勢與自我保護的參考資訊;若出現疑慮或症狀加劇,建議尋求合格醫療專業人員的評估與處置。
重點回顧
近期監測顯示流感仍在流行期,門急診與重症個案持續出現;建議符合條件者及早安排疫苗接種並留意呼吸道惡化的就醫時機,且防護效果受個體差異與病毒變動影響。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