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感疫苗已在各醫院陸續開打,醫師提醒符合公費資格與高風險族群儘速接種以降低重症與住院風險。本文整理疫情現況、典型症狀、接種安排與何時就醫等實用資訊,協助民眾判斷與準備。
近期流行狀況與臨床表現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國內流感疫情逐步進入流行期,門診呼吸道病人數呈現增加趨勢。臨床上以A型流感病例較多,部分患者出現高燒、全身痠痛與呼吸困難等症狀,亦有個案併發肺炎或心肌炎而需住院治療。醫師提醒流感並非單純感冒,對特定族群可能產生較大影響。
誰屬於重症高風險族群
醫療人員指出,高齡者、慢性病患者、孕婦及年幼兒童為較常見的重症高風險族群。這些族群若感染流感,可能較易出現併發症或需要住院,因此被建議為接種優先對象。家中若有高風險成員,透過疫苗接種也有助於減少家庭內交叉感染的機會。
流感症狀與何時應就醫
典型流感症狀包括突發高燒、肌肉痠痛、頭痛、喉嚨痛與咳嗽。若出現呼吸困難、持續高燒不退、意識改變或其他警訊,應立即就醫評估。早期求診可協助醫師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或治療,避免延誤可能的併發症處置。
接種流感疫苗的安排與注意事項
副院長表示,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及減少重症的一項重要措施,並能在社區中降低傳播風險。符合公費接種資格者建議儘早前往可施打院區安排接種;自費者亦可向院方門診諮詢接種時程與流程。醫師並指出,在臨床情況允許下,流感疫苗可與新冠疫苗同次接種,以降低多次就診的負擔。
接種前後的實用提醒
- 接種前如有急性發燒或嚴重感染,應先暫緩接種並諮詢醫療人員。
- 接種後若出現持續發燒、嚴重過敏反應或其他異常症狀,應聯絡醫療單位評估處置。
- 疫苗作用需時間建立保護,建議在流行期前儘早完成接種以達到較佳效果。
醫療團隊提醒,隨著公共防疫警覺性與口罩使用在部分情況下調整,透過疫苗補強社區免疫是降低重症發生的重要一環。民眾在安排接種時可向服務院區確認疫苗供應與預約方式,並依醫療建議評估個人接種時機。
重點回顧
流感疫苗在流行期前陸續開打,建議公費對象與高風險族群儘早接種;接種能降低重症與住院風險,但仍需注意接種前後的健康狀況與可能風險,遇到警訊應立即就醫。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