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醫院完成國際醫療包機救援並展開急重症接手照護

2025-10-13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屏東醫院完成國際醫療包機救援並展開急重症接手照護

屏東醫院近期協調完成縣內首例國際醫療包機返台轉送,八旬病患因蜂窩性組織炎併敗血性休克由專機返台後由急重症團隊接手,本文說明跨國轉送與院內重症照護的關鍵環節、常見警訊與民眾應留意的就醫時機。

事件概述

屏東醫院表示,一名八十五歲陳姓旅居者在中國山西旅遊期間出現蜂窩性組織炎,併發敗血性休克並曾在當地接受急救。家屬在屏東縣衛生局協助下完成國際醫療包機申請,專機於八月二十四日抵達後,患者由救護轉送至屏東醫院加護病房。

院方指出,重症醫療團隊事前已掌握病歷與檢驗資料,院內接手後以密集監護與支持性治療維持生命徵象,病情穩定後拔管轉入普通病房並後續出院。院方同時以此案說明跨機構協調與院內銜接的重要性。

病情與常見警訊

蜂窩性組織炎為皮膚與皮下組織的細菌感染,嚴重時可能引發全身性反應與敗血性休克。臨床上應注意的警訊包括持續發燒、局部紅腫疼痛擴大、血壓下降、意識改變與呼吸困難等,這些現象可能代表感染已影響全身循環與器官功能。

  • 局部表現:紅腫、熱、疼痛、範圍迅速擴大
  • 全身徵象:高熱或低體溫、心跳加速、呼吸急促
  • 危險提示:血壓不穩、意識混亂或尿量明顯減少

跨國醫療轉送的主要流程

該案顯示跨國醫療轉送涉及多項協調工作,包括地方衛生機關的申請協助、專機團隊與接收醫院的病情資訊交接,以及地面運輸的快速連結。良好的事前準備能縮短接手時間,確保救援與照護的連續性。

急重症照護重點為何

急重症團隊的處置以維持生命徵象與器官灌流為主,常見的支持手段包括呼吸與血行支持、適當抗感染治療以及嚴密的生理監測。院方也提及,院內曾處理過門診突發心跳停止個案,經電擊與藥物介入恢復心跳後,進一步進行心導管檢查與低溫治療等後續處置。

何時應注意並尋求醫療協助

旅行期間或返台後若出現疑似皮膚感染伴隨全身不適,或出現上述危險提示,應向具備評估感染與敗血症能力的醫療單位諮詢。醫療團隊能依臨床評估決定是否需要住院觀察、抗感染治療或進一步的重症支持。

地方醫療體系的整合與挑戰

地方衛生局、專機團隊與接收醫院之間的協調,能在跨境醫療事件中縮短救援時程並提升醫療銜接效率。但此類作業仍需克服行政文件、運輸安排與跨院資訊共享等挑戰,才能在緊急情況下提供即時與連續的醫療服務。

屏東醫院的案例提醒民眾與醫療機構,面對可能迅速惡化的感染時,跨機構的快速協調與院內的重症照護能夠共同影響病程走向。醫療團隊在搶救與恢復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地方資源整合則是提升救治可及性的要素之一。

重點回顧

本文說明屏東縣首例國際醫療包機返台案例,聚焦跨國轉送流程、急重症團隊的支持性照護與地方醫療資源整合,同時提醒感染併發敗血性休克的警訊與臨床風險限制。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