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鐵飲食指南:含鐵食物排行與缺鐵症狀詳解

2025-07-31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補鐵飲食指南:含鐵食物排行與缺鐵症狀詳解

鐵質的重要性與作用

鐵是人體紅血球的重要成分,在運輸氧氣到全身各個器官的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身體無法自行合成鐵質,必須藉由日常飲食攝取。一旦鐵質攝取不足,容易導致缺鐵性貧血,進而引發倦怠感、精神不濃或免疫力下降。了解各種含鐵食物,合理安排飲食成為預防貧血與維護健康的關鍵。

含鐵食物排行榜分析

針對常見的補鐵食物進行排行榜整理,幫助民眾選擇合適的健康飲食來源。以下是根據鐵含量與吸收效率分別列出的人氣含鐵食物清單:

  1. 豆類:扁豆、鷹嘴豆、豌豆與黑豆等素食者喜愛的鐵源。煮熟的扁豆每碗約198克含6.6毫克鐵,約佔每日建議攝取量(18毫克)的37%。建議搭配富含維他命C的水果或蔬菜以提升鐵的吸收率。
  2. 動物內臟:如牛肝、豬肝、心臟等富含血基質鐵,每100克牛肝含約6.5毫克鐵,幫助補充身體所需。
  3. 豆腐:除了高蛋白,亦是良好的鐵質來源。每半碗126克豆腐約含3.4毫克鐵,適合素食者補充營養。
  4. 黑巧克力:選擇可可含量至少70%的黑巧克力,28克即可提供約3.4毫克鐵,既可解饞又能補鐵。
  5. 貝類:如蛤蠣、牡蠣與淡菜,這些血基質鐵的主要來源之一。每100克蛤蠣含有約3毫克鐵,人體較容易吸收。
  6. 藜麥:南美的特色種子,富含鐵,每碗185克煮熟的藜麥含約2.8毫克鐵。
  7. 紅肉:牛絞肉等紅肉食品,含鐵量較高,易於取得,特別適合貧血患者。每100克牛絞肉約含2.7毫克鐵。
  8. 菠菜:每100克生菠菜含約2.7毫克鐵,且維生素C豐富,有助於鐵的吸收。
  9. 南瓜籽:一份28克可同時補充鎂與鐵,鐵含量約2.5毫克,營養價值高。
  10. 火雞肉:尤其是黑火雞肉,每100克含約1.4毫克鐵。
  11. 綠花椰:熟綠花椰每碗約156克含1毫克鐵,且維生素C豐富,促進吸收。
  12. 魚類:如罐頭鮪魚提供約1.4毫克鐵/85克,也是良好的鐵質來源。

鐵質攝取量指南與過量風險

根據台灣衛生署建議,成年男性每日鐵攝取量約為10毫克,女性則約15毫克。一般成人每日鐵攝取上限不宜超過40毫克,以避免便秘、噁心或更嚴重的健康風險。過多的鐵還可能破壞脂質與蛋白質,甚至促進細胞死亡,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一項國際研究指出,血中鐵含量過高與巴金森氏症及動脈硬化風險上升密切相關。合理攝取與避免過量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首要原則。

誰群最需補鐵

除了孕婦外,育齡女性經期血量較多,也容易缺鐵,需要特別留意血象狀況,遵照醫師指示補充鐵劑。患有缺鐵性貧血者、術後或重傷導致失血者,以及消化道出血患者,都屬於鐵補充的高風險族群。而健康的男性與閉經女性,只要飲食均衡,多元攝取含鐵食物,通常即可滿足需求,無須額外補充。

缺鐵的症狀與診斷

  • 持續疲倦、精神不振
  • 呼吸困難或心悸
  • 專注力下降、記憶力變差
  • 免疫力降低、易感染
  • 進行有氧運動時感到吃力
  • 兒童行為異常或成長遲緩
  • 性慾減退

這些症狀與缺鐵密切相關,但診斷仍須靠血液檢查確認,經由血清鐵、血紅素等數據判斷缺鐵程度和原因,以便制定正確的治療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