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登革熱本土群聚疫情 疫調指向境外移入傳播鏈

2025-09-07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高雄登革熱本土群聚疫情 疫調指向境外移入傳播鏈

高雄近期出現多起登革熱本土群聚,衛生單位基因定序顯示為第2型並與境外移入病例相符。本文整理病例分布、疫調發現、可能的傳播途徑與防疫重點,並說明何時應考慮就醫或向衛生機關通報。

病例概況與分布

截至疫情通報時,共有12例本土登革熱個案,分布在鼓山區與三民區,以鼓山區病例最多。這些個案中出現多起家庭群聚現象,防疫單位已匡列超過800人進行監測或採檢。

衛生局表示,所有確診者症狀屬輕型,部分患者在醫院以蚊帳隔離觀察約一週後陸續出院康復。僅有少數是發病後自行就醫確診,其他多為疫調匡列後檢驗呈陽性。

基因定序與傳播鏈線索

地方疫調指出,涉案個案之病毒基因定序均屬登革熱第2型,與近期通報的境外移入病例相同,研判可能是同一傳播鏈延伸。這使得調查重點轉向是否存在未通報或未就醫的境外移入感染者,經由病媒蚊在社區內進一步傳播。

疾管考量到病媒蚊飛行距離有限,一般認為最遠約幾百公尺,因此群聚跨區型態可能反映了社區內多個感染源或隱匿個案,而非單一確診者跨區移動所致。

防疫作為與現場因應

防疫單位已在疫區加強孳生源清理、噴藥消毒與社區宣導,並持續匡列接觸者進行血清或快篩檢測。社區層級行動旨在降低病媒蚊密度並儘早找出潛在感染者,減少後續傳播風險。

  • 社區環境清理以消除積水容器為主
  • 被匡列者依衛生指示接受採檢與追蹤
  • 醫療院所應提高對疑似病例的警覺,回溯旅遊史與接觸史

就醫契機與民眾注意事項

若出現登革熱常見症狀或曾有近期旅遊史,建議盡快聯繫當地衛生單位或就醫,並告知醫療人員近期入境或旅遊史,以協助快速評估與檢驗。醫療人員在臨床上也應留意類似症狀的鑑別,並配合公共衛生通報機制。

同時,民眾可配合個人防蚊措施與居家環境整理,減少蚊媒暴露機會,配合社區防疫活動有助於降低整體感染風險。

地方民意代表呼籲中央與地方加強資料勾稽,包含海關入境旅遊史與就醫紀錄的聯合比對,以期自源頭減少未通報的境外個案所帶來的社區傳播風險;相關機制需在尊重個資與法令下進行協作。

在疫情持續監控期間,建議居民留意地方衛生單位公告與防疫指引,並於有症狀或疑慮時及時與醫療或衛生機構聯繫,配合後續疫調與檢驗作業,協助防堵社區擴散。

重點回顧

高雄本波登革熱群聚為第2型病毒,疫調顯示與境外移入病例同源,可能由未通報的入境病例經病媒蚊引發社區感染。文章說明病例分布、檢驗發現與防疫重點,並提醒加強旅遊史與就醫紀錄勾稽以減少隱匿傳播風險。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