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登革熱疫情升溫 本土群聚與跨區個案持續監測

2025-09-03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高雄登革熱疫情升溫 本土群聚與跨區個案持續監測

本文說明近期高雄登革熱本土個案與群聚情況、基因定序結果與擴大採檢進度,並整理類鼻疽與鉤端螺旋體的通報概況與就醫要點,提供民眾防疫與就醫參考。

最新疫情概況

上周高雄通報新增八例登革熱本土病例,為本年度單周最高。當中六例與鼓山區既往群聚有關,另外二例為三民區同住者,研判為家庭群聚事件。衛生單位指出,今年首例本土個案的發病日為八月十二日,出現跨區個案且感染源尚未完全釐清,因此擴大採檢與疫調列為重點工作。

病毒來源與檢驗情況

疾管署表示,鼓山區群聚個案的發病日介於八月廿五日至廿八日。基因定序比對顯示,群聚病毒與今年一例越南境外移入病例屬同一型序列,研判可能有相同感染來源。當局已將相關接觸者與風險族群列為採檢對象,擴大採檢人數已達六百人以持續掌握傳播鏈。

家庭群聚與臨床表現

三民區的兩名確診者為同住家人,指標個案出現發燒、頭痛與肌肉痠痛等症狀後就醫採檢,家人檢驗亦確診為登革熱第二型。衛生單位表示,臨床上常見的表現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痠痛與倦怠,但個別病情變化可能快速,出現警示症狀時應即就醫評估。

類鼻疽與其他本土傳染病通報情形

同時,衛生機關通報上周新增五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其中高雄三例、屏東二例,病患年齡介於三十多歲至六十多歲,發病期間介於八月一日至二十三日。病例中有二人曾有汙水或汙泥接觸史,多數患者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等慢性病史,均住院治療中,密切接觸者暫無疑似症狀。

上周亦通報二例類鼻疽死亡個案,分別為南部年長男性與女性,兩例均有慢性病史,於八月中旬出現發燒與呼吸困難等症狀,無汙水汙泥接觸史,病情惡化後於八月下旬離世。

另外,鉤端螺旋體本土病例則新增三例,分布於北部二例與中部一例,年齡介於五十多歲至七十多歲,發病時段為八月上旬至下旬。相關個案皆已依通報程序接受調查與醫療處置。

防疫重點與就醫提醒

面對登革熱與其他本土傳染病,公共衛生單位持續進行疫調、基因定序與擴大採檢,以追蹤傳播來源與可能的接觸環境。民眾可配合以下原則以降低風險:

  • 落實防蚊措施,清除居民周邊積水,並於必要時使用民眾可取得的防蚊工具。
  • 注意個人衛生與環境暴露風險,避免不必要的汙水、汙泥接觸。
  • 有慢性病者如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若出現發燒、呼吸困難、持續嘔吐或過度出汗等異常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療人員相關接觸史與旅遊史。
  • 配合衛生機關的檢驗與疫調指示,接受採檢與健康追蹤以利疫情掌握。

當局提醒,高雄本土登革熱案例仍在持續發生且出現跨區情形,居民與社區應提高警覺並配合防疫措施;醫療機構則持續監測可疑個案並通報以利後續流行病學分析與公共衛生應對。

重點回顧

文章彙整高雄近期登革熱群聚與跨區個案、基因定序與擴大採檢進度,並說明類鼻疽與鉤端螺旋體通報情形,提醒民眾加強防蚊、防範環境暴露,並注意慢性病者的就醫時機與感染源不確定的侷限。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