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一名患者在接受腹腔鏡減重手術後出現多項併發症並被診斷出腦病變,家屬控訴醫師未依適應症完整評估,衛生局調查後認定有過度醫療情形並處分停業。
事件經過與家屬指控
家屬表示,患者為一名31歲女性,身高149公分、體重54公斤,術前被記載為病態性肥胖,因此接受腹腔鏡胃袖狀切除術。手術後患者出現食慾減退、雙腳無力、需使用尿布等症狀,進一步就醫被診斷出腦部異常。家屬質疑術前評估與手術適應症,認為未獲充分說明與完整評估即接受侵入性處置。
衛生局調查與處分結果
衛生局接獲通報後展開調查,發現涉案醫師對多位未達國內外減重手術適應症的病患施行手術,並有對未成年患者執行減重手術的情形。調查單位認為案件涉及過度醫療,依調查結果對該醫師勒令停業四個月,並將涉嫌妨害兒少身心健全發展等相關事證移送檢方偵辦。
適應症與風險要點
減重手術屬重要外科處置,通常需依照國內外指引評估是否符合適應症並完成完整術前評估、營養與心理評估等程序。手術後可能出現營養吸收不良、體重變化造成的生理或功能改變,以及少見但嚴重的神經或其他器官相關併發症。家屬與醫療團隊間的充分溝通與完整病史評估是關鍵。
讀者關注的就醫契機
- 若對減重手術適應症或風險有疑問,可事先詢問負責醫師或第二意見,了解術前評估項目與可能後續照護需求
- 術後若出現進食困難、四肢無力、神經症狀或顯著功能退化,建議儘速就醫並告知醫療團隊完整病史與手術紀錄
- 未成年人接受侵入性減重治療時,應特別注意適應症判定與家長或監護人同意程序的合規性
後續狀況與調查進展
涉案醫師對外表示未認為有疏失,但在調查期間較少公開露面。目前衛生局已完成初步行政處分,並將相關案件移送司法機關處理。調查仍在進行中,行政與刑事程序會依證據與法定程序辦理。
本案提醒民眾在考量減重手術時,應確認醫療團隊依循適應症與完整術前評估流程,並了解術後營養、追蹤與復健等長期照護需求。醫療爭議發生後,相關行政與司法單位會依程序調查與裁處,當事人可透過法定管道提出申訴或求償。
重點回顧
本案描述患者術後出現多重併發症並被診斷為腦病變,衛生機關調查發現手術適應症與術前評估疑慮,對涉案醫師處以停業並移送司法偵辦,顯示減重手術需嚴謹評估與長期追蹤,且對未成年患者須格外審慎。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