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隆醫療單位與公私部門合作推出保肝篩檢方案,針對弱勢族群提供免費抽血與腹部超音波檢查,涵蓋肝炎檢測與腫瘤標記,並說明篩檢目的、適用對象與後續就醫指引,協助掌握潛在風險。
活動對象與資源整合
本次篩檢由地方醫療單位與市府及相關基金會合作,針對年滿三十歲且為身心障礙或中低收入身分的市民提供名額。活動目的是降低弱勢族群因資源不足而延誤檢查的風險,透過公私部門整合,讓較難取得健檢服務的民眾能接受基礎評估。
篩檢包含哪些檢查
檢查項目設計以肝臟健康為主軸,內容包含:
- 肝病相關檢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表面抗體、丙型肝炎抗體與基礎肝功能檢測
- 腫瘤標記檢驗:男性與女性檢測項目略有不同,包含甲型胎兒蛋白與常見腫瘤指標
- 血液與代謝檢查:腎功能、血脂、總膽固醇與血液常規等項目
- 腹部超音波:評估肝臟、膽囊、腎臟、胰臟與脾臟的結構性改變
篩檢目的與檢查後的就醫時機
肝病篩檢的主要目的是及早發現可能的慢性病毒感染、肝功能異常或器官結構改變,便於後續追蹤或轉介。若檢查結果異常、出現黃疸、腹痛或疲倦等持續症狀,建議儘速向合格醫療專業人員諮詢以釐清診斷與安排進一步檢查。
常見風險因子與適用族群
與肝臟疾病相關的常見風險因子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感染、長期大量飲酒、代謝症候群與家族病史等。篩檢特別建議提供給具上述風險因子的成人,或有長期肝功能異常檢驗結果的人士加強追蹤。
日常預防與生活型態建議
維持健康生活型態有助於降低肝病風險,包含均衡飲食、適量運動、節制酒精攝取與定期健檢。對於尚未接種或不確定疫苗保護狀態者,可向醫療專業人員詢問疫苗與預防措施的相關建議。
本活動示範透過跨部門合作,將基礎肝臟篩檢資源帶到需要的社群,並藉由檢查結果促進後續追蹤與衛教,引導民眾建立定期檢查的習慣,強化地方的肝病防護網。
重點回顧
地方醫療單位整合資源提供弱勢免費保肝篩檢,涵蓋病毒性肝炎檢測、腫瘤標記與腹部超音波,重點在及早偵測與後續追蹤,但仍需專業醫療評估確認診斷與治療方向。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