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星傳腎衰竭病逝 醫師提醒洗腎非萬無一失

2025-09-04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港星傳腎衰竭病逝 醫師提醒洗腎非萬無一失

有媒體報導資深演員傳因腎衰竭離世,帶出腎功能衰竭可能快速惡化的風險。本文以腎衰竭與洗腎為主題,說明常見合併症、長期臥床患者的特別危險,以及洗腎後仍需注意的心血管與感染風險,並提供就醫時機與預防要點,協助讀者理解可及的醫療與生活干預方向。

案件概況與臨床報導要點

近期有媒體報導一名資深演員傳出病逝,友人表示和腎衰竭有關。醫療專家指出,當腎臟功能急速喪失或長期衰退時,患者可能出現嚴重代謝與體液失衡,情況若未能及時處理,確實可能造成生命危及。

此類個案常提醒社會重視早期發現與持續醫療追蹤,尤其是已有慢性病、行動不便或臥床的長者。

腎衰竭為何可能致命

腎衰竭指腎臟無法維持正常代謝和體液平衡,會引發多種危及生命的併發症。臨床上常見需立即處理的三大情況包括急性肺水腫、高血鉀與代謝性酸中毒。

  • 急性肺水腫:體內水分無法排出,滲入肺部造成呼吸困難或呼吸衰竭。
  • 高血鉀:鉀離子堆積可能引發心律不整,嚴重時導致心搏停止。
  • 代謝性酸中毒:體內酸性物質堆積影響多器官功能,加重病情不穩定。

顏宗海醫師表示,若上述合併症未能及時穩定,病情可能迅速惡化。

長期臥床患者的特殊風險

長期臥床或多重慢性病患者本身生理儲備較低,若發生急性腎功能惡化,對體液管理與藥物代謝的耐受性較差。這類病人一旦併發肺水腫或高血鉀,更可能快速失去代償能力。

臨床上會針對活動力、營養狀態與潛在感染來源加強監測,以降低急性惡化的機會。

洗腎能維持生理功能但有其限制與風險

洗腎是用以代替腎臟排除代謝廢物與調節電解質的治療,但並非能完全恢復腎臟的所有功能。接受長期洗腎的病患仍面臨兩大主要風險:心血管事件與感染。

  • 心血管疾病:洗腎患者常伴隨血壓不穩、動脈硬化等問題,較易發生中風或心肌梗塞。
  • 感染風險:洗腎通路或免疫功能較弱,易引起肺炎、敗血症或透析相關感染。

醫師常會建議洗腎病患妥善接種流感疫苗與適時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以降低感染後的重症風險。

何時應該就醫或諮詢醫療專業人員

若出現明顯尿量減少、呼吸困難、胸悶、心悸或突發性肌力下降與意識改變,應儘速就醫評估。慢性腎臟病患者則需定期追蹤血液檢查、電解質與心血管風險評估。

對於行動不便或有多重慢性病的長者,家屬與照護團隊應更密切注意體重變化、尿量與呼吸狀況,與主治醫師保持溝通以即時調整治療計畫。

專欄收束語氣提醒

腎衰竭與洗腎是臨床常見但複雜的議題,既有急救層面的處置需求,也牽涉長期風險管理。遇到疑似腎功能惡化情形,及早就醫與多專業團隊的追蹤能降低併發症發生,對病人預後具有關鍵意義。

重點回顧

報導個案突顯腎衰竭可能迅速惡化的風險;文章說明急性併發症、臥床者特殊危險、洗腎後仍存心血管與感染風險,並提醒及早就醫與持續監測的重要性。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