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醫院通過骨質疏鬆症友善機構認證 提升在地防治能量

2025-09-12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地方醫院通過骨質疏鬆症友善機構認證 提升在地防治能量

臺東基督教醫院通過骨質疏鬆症友善機構認證,說明雙能X光檢測(DXA)與肌少症評估流程、常見高危險族群、院內跨科團隊如何協助檢測、衛教與追蹤,以及為何定期回診對治療成效重要,提供在地預防與轉診實務參考。

骨質疏鬆症是沉默的疾病

骨質疏鬆症在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常被稱為「沉默的疾病」。根據國內調查,65歲以上族群中約每7人就有1人罹患骨質疏鬆症,且女性盛行率高於男性。臺東基督教醫院近年成立骨質疏鬆暨肌少症防治中心,並通過骨質疏鬆症友善機構認證,強調早期檢測與持續追蹤的重要性。

院內檢測與跨科團隊服務

中心由具備國際骨密臨床測量學會(ISCD)專業資格的醫師帶領,整合核子醫學、骨科、復健及衛教資源,提供骨質密度檢測、肌少症評估與衛教個案管理。檢測以雙能X光吸收儀(DXA)為主,檢查過程通常在短時間內完成,檢測結果會作為臨床決策與追蹤的依據。

治療與追蹤的實務要點

針對骨質疏鬆症的用藥選擇多樣,包含不同給藥頻率與給藥方式,醫師會依個別狀況評估最佳治療策略。不論採用何種藥物方案,規律回診與追蹤檢查是維持療效的關鍵。對於獨居或照顧資源不足的長者,院方強調有系統的追蹤與通知機制可協助減少療程中斷的風險。

誰屬於高危險族群

常見的高危險族群包括停經後的婦女、長期缺乏運動者、體型較瘦的個體、直系親屬曾罹患骨質疏鬆症者,以及年長者(如70歲以上)。專業評估可協助判定個人風險並安排適當檢查或介入。

社區轉介與在地照護銜接

醫院表示,檢測與衛教可作為轉介與後續治療的樞紐,來自鄉鎮衛生所或診所的病人可在中心完成檢測與衛教後,回到就近的衛生所或診所繼續接受藥物治療與追蹤。團隊也規劃進入社區與部落推動骨質疏鬆症與肌少症的預防與教育,強調以團隊協作維持服務不中斷。

若在生活中出現跌倒或骨折風險增加的情況,或屬於上述高危險族群,建議主動諮詢有關骨質疏鬆症的評估與檢查。早期發現與規律追蹤,可協助醫療團隊共同擬定適合的防治計畫,並降低後續骨折的風險。

重點回顧

本文說明臺東地區醫院取得骨質疏鬆症友善機構認證後的檢測與追蹤作法,包含DXA檢測、肌少症評估與跨科團隊協作,強調定期回診與社區轉介以維持治療連續性,同時提醒高危險族群注意風險與就醫時機。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