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中風會議上公布的 LT3001 二期試驗數據顯示該藥在中重度與失能型中風患者的療效指標與安全性有正面訊號,研究團隊指出可作為第三期試驗設計依據,對延長治療時間窗等議題具參考價值。
研究背景與試驗目的
在國際中風學術會議上,研究團隊公布了一項針對 LT3001 的第二期臨床試驗完整結果。該試驗旨在評估 LT3001 在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的安全性與治療潛力,並提供後續全球第三期試驗的設計參考。
受試者族群與主要評估指標
研究聚焦於中重度患者與失能型患者,主要依據中風評分量表 NIHSS 定義中重度族群(NIHSS 7-25 分),以及以改良 Rankin 量表 mRS 0–2 作為功能恢復的主要臨床結局指標。
療效結果摘要
試驗報告指出,在中重度患者族群於給藥後第 90 天評估時,LT3001 治療組達到 mRS 0–2 的比例較安慰劑組有差異,報告數據顯示相對改善幅度最高可達 11.7%。對於包含肢體運動與語言障礙的失能型患者,研究報告亦指出 LT3001 可增加約 13% 至 21% 的患者恢復生活自主的機會。
安全性觀察與臨床意義
研究團隊在報告中指出,於該期試驗中未觀察到與藥物相關的症狀性腦出血案例,研究者認為此一安全性資料對於評估延長治療窗具有參考價值。研究與會者認為,若後續試驗能複製此一安全性與療效信號,將有助於討論急性缺血性中風治療時間窗的擴展可能性。
專家與研發單位回應
參與臨床的醫師表示 LT3001 結合溶栓與神經保護等機轉,二期結果提供了進一步驗證的依據。國內外部分臨床專家亦對於在延長治療窗下仍維持安全性表示關注與期待,但同步強調需以更大樣本與嚴謹三期試驗來驗證臨床效益與風險。
研發進程與後續規劃
研發團隊指出,LT3001 屬於具溶栓與神經保護雙重機轉的小分子候選藥,涵蓋臨床一期與二期逾 300 例受試者的資料將作為設計全球三期試驗的參考基礎。廠方表示將聚焦中重度與失能型患者族群,規劃後續更大規模的試驗來進一步評估療效與安全性。
在臨床與產業評論中,多數意見強調目前證據仍以二期試驗為主,在推廣應用或改變臨床指引前,仍需以隨機、對照、足夠樣本量的三期資料來確認療效大小、風險比與適用族群。
本文以記者視角報導試驗公布的主要內容與各方回應,提供讀者對該藥物研發現況的理解與後續觀察重點。
重點回顧
LT3001 二期試驗顯示在中重度與失能型中風患者有正面療效訊號與良好安全性提示,對延長治療窗具參考價值;但需透過更大規模三期試驗確認效果大小與風險。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