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逝世喚起肺腺癌警示 早期症狀常被忽略

2025-11-01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歌手逝世喚起肺腺癌警示 早期症狀常被忽略

本篇報導整理肺腺癌的常見警訊、風險族群與篩檢資訊,說明何時應就醫檢查並提醒可採取的生活型態措施,協助讀者提高早期發現意識並判斷就醫時機。

事件與臨床觀察

本新聞因歌手因肺腺癌病逝一事受到關注,家屬已對外表示死訊。臨床上醫師指出,肺腺癌多在早期無明顯症狀或被誤認為感冒,導致確診時常已為晚期。多數統計顯示確診時屬晚期的比例超過七成,約有近75%病例在發現時已較難以手術根治。

肺腺癌的常見警訊有哪些

肺腺癌初期症狀不具特異性,但出現下列情況時應提高警覺並就醫評估:

  • 咳嗽持續兩週以上或與以往不同的慢性咳嗽
  • 咳痰帶血絲或咳血
  • 呼吸急促或喘鳴、氣喘惡化
  • 持續胸痛、背痛或無明原因的骨關節疼痛
  • 聲音沙啞、喉嚨痛、食慾不振或體重明顯下降

高風險族群與篩檢建議

肺癌包含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後者又分成肺腺癌、鱗狀上皮癌等類型。近年來肺腺癌在所有肺癌個案中占比偏高,約佔七成左右。吸菸與某些型別關聯密切,但肺腺癌也常見於非長期吸菸者。

臨床上建議屬高風險族群的人應主動接受規劃中的篩檢與追蹤。國內自指定時間起為高風險者提供每兩年一次的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檢查,並於後續擴大篩檢對象。符合公衛政策的篩檢條件包括特定年齡族群及有明確吸菸或家族病史者,詳細資格請依健保或相關單位公告為準。

何時應儘速就醫檢查

若出現持續咳嗽未改善、咳痰帶血絲或咳血、呼吸急促、持續胸痛或聲音改變等警訊,建議儘速就醫做進一步影像或專科評估。臨床也提醒不要延誤就醫,因為等到症狀明顯才就醫時,能以手術根治者比例相對較少。

預防與生活型態注意事項

為降低肺癌風險,衛教重點包括戒菸並減少二手菸暴露、避免長期接觸油煙與職業性有害氣體、注意室內外空氣品質,以及維持均衡飲食與規律作息。上述做法可減少危險因子累積,但並非對個別風險的保證。

本報導以專欄記者口吻整理醫界面向與公共衛生建議,提醒民眾對肺腺癌警訊保有警覺,若有疑慮應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並依醫師建議進行必要檢查。

重點回顧

肺腺癌早期症狀常不明顯,出現持續咳嗽或咳血等警訊時應儘速就醫;高風險族群可依篩檢資格接受低劑量胸部斷層,並透過戒菸與減少污染暴露降低風險。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