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檢以低劑量電腦斷層發現接近3公分的左下肺葉腫瘤,經達文西手術完成肺葉切除並順利恢復。本文說明篩檢發現、術中挑戰、術後照護要點與相關風險資訊,供一般讀者理解醫療過程與就醫時機。
檢查與發現
一名75歲女性在例行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中,被發現左下肺葉有一顆接近3公分的惡性腫瘤。該患者沒有吸菸或飲酒習慣,但有十多年前的肺結核病史,這項病史在術前評估時被視為重要的風險與手術考量。
手術方式與術中挑戰
醫療團隊以達文西手術系統進行肺葉切除,術中遇到因既往肺結核造成的縱膈淋巴結鈣化及與血管的緊密沾黏,增加手術難度與出血風險。外科團隊在操作中進行血管分離與結紮,過程中兩條分支血管曾破裂,但在控制出血後僅累積約200cc出血量,手術順利完成且病患術後恢復良好。
術中風險管理重點
- 既往肺結核可能導致縱膈與肺周圍組織硬化或沾黏,增加剝離困難。
- 血管黏連或鈣化增加分離時出血的風險,需事先評估影像並備妥出血控制策略。
- 達文西手術提供放大視野與精細操作,對於複雜解剖有助益,但仍須依病況評估手術可行性與風險。
術後照護要點
術後照護以呼吸功能維持與早期活動為主。臨床上建議加強深呼吸與咳痰訓練,並盡早下床活動以降低肺部併發症風險。一般情況下,病患可在約兩週後從事輕度工作,但建議在術後兩到三個月內避免粗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由主治醫師依復原狀況指示復健與活動量。
風險因子與篩檢建議
臨床資料指出,曾罹患肺結核者罹患肺癌的風險可能較一般人增加,文中提及的數值範圍為40倍到200倍不等。另在某些族群中,例如本地女性肺癌患者,非吸菸者所佔比例較高,可能與基因或其他環境因素有關。對於有家族史或胸部影像已有結節的人,醫師通常會建議安排規律追蹤或依個人風險討論肺癌篩檢頻率。篩檢能提高早期發現的機會,但篩檢方式與時機應由醫療專業人員根據個人狀況評估。
讀者若對肺癌篩檢、既往肺結核後的長期追蹤或手術風險有疑問,建議與合格的胸腔外科或胸腔內科醫師討論檢查與治療選項,以利在了解風險與效益後做出共同決策。
重點回顧
本案以低劑量電腦斷層發現近3公分肺部腫瘤,採達文西輔助肺葉切除,術中受既往肺結核影響增加操作難度但出血可控。讀者可了解篩檢與術後照護重點,同時注意既有疾病對手術風險的影響。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