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篩檢發現腫瘤個案報導達文西肺葉切除應對肺結核病史風險

2025-09-15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肺癌篩檢發現腫瘤個案報導達文西肺葉切除應對肺結核病史風險

一名75歲女性經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發現左下肺葉近三公分腫瘤,接受達文西肺葉切除並成功止血出院。本文說明肺結核病史對手術風險、篩檢建議與術後恢復要點,提供閱讀者就醫參考依據。

個案經過

患者為75歲女性,無菸酒史,例行接受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LDCT)作為肺癌篩檢,發現左下肺葉約近三公分的可疑腫瘤。經就診評估後,胸腔外科團隊決定以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進行左下肺葉切除手術。

病患既往曾罹患肺結核,術中發現縱膈區淋巴結明顯纖維化如石頭般硬化,並與周圍血管有密集黏連,增加手術出血風險。手術歷時約四小時,團隊在機械手臂輔助下進行細緻的血管分離與結紮,術中曾有分支破裂出血,但及時止血,總出血量約兩百毫升,病患術後住院三天後出院,恢復情況良好。

達文西手術中遇到的挑戰

有肺結核病史患者常見縱膈或肺門淋巴組織纖維化,導致與血管組織黏連。此類黏連在開胸或胸腔鏡手術時,增加血管損傷的機率和大量出血的風險。

  • 黏連使解剖層次不明顯,需小心分離以避免血管破裂。
  • 機械手臂提供放大視野與精細操作,可協助血管結紮與止血,但難度仍高於無黏連病例。
  • 術前影像與詳細病史對手術規劃與風險評估十分重要。

誰需要特別注意肺癌篩檢

醫師指出,有肺結核病史的患者肺部常會留有病灶,這類患者在肺癌風險上可能顯著提高,因而建議接受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作篩檢。女性中非吸菸者仍有較高比例的肺癌病例,若家族史或影像上出現結節,應與醫師討論篩檢頻率。

一般建議是以資訊型篩檢為主,根據個人風險(如病史、家族史、影像改變)調整檢查間隔,並向合格醫療人員諮詢適合的檢查時程。

早期症狀與就醫時機

肺癌早期常無明顯症狀,可能出現的警示包括慢性咳嗽、咳血、胸痛或呼吸困難等。若有持續或不明原因的症狀變化,或影像檢查發現新的結節,應儘速向專科醫師求診以進一步評估診斷。

術後恢復與生活建議

術後醫師建議患者努力深呼吸、咳出痰液並儘早下床活動,以降低肺部併發症。一般可在休息約兩週後從事輕便工作,約二到三個月後再考慮恢復較劇烈的體力活動或重體力工作,但實際時程應依個別恢復情況及醫療團隊建議為準。

本案例說明有既往肺部感染或纖維化病史的病人,在篩檢與手術規劃上需要更周延的風險評估與術中應變準備。手術技術與術後照護兩者並重,能降低併發症並促進康復,然而個別病情差異仍需以專業醫療團隊的評估為主。

重點回顧

本案例顯示肺結核病史會增加手術黏連與出血風險,達文西手術在血管處理上有助精準止血,但黏連仍提高難度,篩檢與個別風險評估對治療時序與安全性具重要價值。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