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癌作為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早期診斷的難度較高,且多數患者在發現時已屬於晚期。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資料,肺癌已經連續十年蟬聯死亡率第一的位置,每不到57分鐘就有一名肺癌患者因病去世。透過更積極的篩檢與新興治療技術,未來有望降低死亡率並延長患者存活時間。
早期肺癌的篩檢與預防措施
由於早期肺癌多無明顯症狀,常在疾病進展到晚期後才被診斷出。醫界普遍建議具有高風險因素的人群進行定期肺部檢查,例如長期吸菸、家族有肺癌史、或曾接觸空氣污染、油煙及化學物質。此外,低劑量肺部斷層掃描(LDCT)已被證實能大幅提升早期肺癌的檢出率,進而提高治療成功率。
根據達文西機器人手術中心的專家指出,經由X光及低劑量肺部斷層掃描篩檢,能有效偵測無症狀的早期肺癌,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機會。尤其對於有肺結核或慢性肺病史的族群,定期檢查更是重要的預防措施之一。
晚期肺癌的治療新趨勢
傳統治療與新興的療法選擇
對抗較晚期的肺癌,除了外科手術外,化學治療、標靶治療以及免疫療法已成為醫療界重要的治療策略。早期的肺癌(第一、二期)多適合手術切除,並採用胸腔鏡微創技術,大幅縮短復原時間,減少疤痕與疼痛。
而對於第三期及以上病患,則主要透過放射治療、標靶治療和免疫療法來控制腫瘤。特別是針對特定基因突變的患者,以精準醫療量身訂做治療方案,已成為提升存活率的關鍵。
標靶治療與免疫療法的應用
現今肺癌的標靶藥物,主要針對EGFR及ALK基因突變的腫瘤,透過阻斷癌細胞的訊息傳遞路徑,有效抑制腫瘤成長。由於腫瘤基因的多樣性,醫師會進行全基因組分析,尋找適合用藥的突變基因,以實現個體化的精準醫療。然而,標靶藥物價格較高且可能引發副作用,患者在用藥時需嚴格遵從醫師指示,避免不當使用影響療效。
免疫療法則是當前癌症治療的研究焦點之一,透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激活身體免疫系統,使其能更有效地破壞腫瘤細胞。儘管免疫療法在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延長存活期方面展現出希望,但高昂的藥價使得此療法仍有限於特定患者範圍內,適合有臨床試驗機會的患者參與。
結合多專科的整合治療方案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醫界強調多專科團隊合作,為不同階段的肺癌患者提供個性化醫療方案。從早期的篩檢診斷到晚期的標靶或免疫治療,整合內科、外科、放射科與病理科的專業知識,有助於提升診療成效,並給予患者更多生命上的希望。
未來展望與持續的醫療進步
新型治療手段持續推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基因定點療法以及液態活檢等技術,正逐步改善肺癌的治療前景。醫界也鼓勵高危險群積極接受肺部篩檢,藉由早期診斷與個人化治療策略,實現肺癌的有效控制與管理。
肺癌的抗爭仍在持續中,但隨著科技的突破和多學科團隊的協作,醫療界相信,未來在防範、篩檢與治療方面都能實現更大的突破,使病患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與長久的存活機會,也讓希望在抗癌道路上持續燦爛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