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症狀嚴重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提升有關聯解析

2025-07-17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更年期症狀嚴重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提升有關聯解析

越來越多研究指出,進入更年期的女性若經歷嚴重的症狀,她們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較高。根據澳洲昆士蘭大學的最新調查,研究團隊分析了約五萬名更年期婦女的資料,發現症狀的嚴重程度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呈正相關,尤其是症狀愈嚴重的婦女,罹病風險最高可達70%。

更年期症狀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臨床關聯性

研究指出,雖然更年期症狀的頻率或持續時間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較低,但症狀的嚴重程度則扮演關鍵角色。臨床數據顯示,症狀越不舒服的婦女,日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就越高。專家提醒,嚴重的更年期症狀如熱潮紅、盜汗可能預示未來心血管問題,應引起婦女的高度警覺,並接受長期追蹤檢查以預防潛在風險。

更年期症狀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機制

更年期女性荷爾蒙水平的下降,特別是雌激素的減少,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密不可分。研究顯示,雌激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及促進血管內皮細胞功能,有助於預防血管硬化。當進入更年期後約十年,荷爾蒙的保護功能逐漸消失,女性較易罹患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相關醫學建議,女性適度補充荷爾蒙,有助於降低熱潮紅與盜汗的同時,也能有效保護心血管健康。

荷爾蒙補充療法的安全性與適應範圍

對於因更年期症狀而進行荷爾蒙補充的婦女來說,確實可以改善熱潮紅、盜汗等不適,同時降低骨質疏鬆與血栓的風險。但醫學專家提醒,荷爾蒙療法並非所有婦女皆適用,特別是有血栓、非更年期導致的心臟問題或體重過重的女性,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謹慎施行。一些早期研究曾因樣本範圍限制,將荷爾蒙療法與婦科癌症風險聯繫,但最新研究顯示,針對50歲以下的婦女,適度補充荷爾蒙並不明顯增加乳癌或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

如何正確評估更年期與心血管的健康風險

若女性在更年期期間出現腰痠、心悸等心血管可能的早期症狀,建議儘快接受全面檢查,排除心臟疾病或其他器官疾病。而不應第一線便直接使用荷爾蒙療法,應由專科醫師進行身體檢查後,評估是否適合進行荷爾蒙補充,並密切追蹤心血管健康狀況,避免潛在的危險加劇。健康的生活習慣與定期健康檢查,對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正面幫助。

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五大生活建議

  1. 採用健康飲食》少油、少糖、少鹽,多攝取蔬果,有助於血管健康。
  2. 留意身體異常訊號》如肩膀、背部疼痛、噁心或氣喘等非典型心血管症狀,及早就醫診療以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3. 建立規律運動習慣》適度運動能維持體重,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管阻塞的機率。
  4. 定期進行健康篩檢》包括血壓、血脂及血糖監測,及早掌握心血管風險因子。
  5. 配合醫師指示服藥》對於已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女性,應穩定控制病情,避免風險升高。

女性朋友若正面臨更年期相關的健康挑戰,除了治療症狀外,了解荷爾蒙變化與心血管疾病的密切關係,也將是有效預防的關鍵。持續關注這些健康議題,對於維持長期的生活品質有正向影響,有時候正是細微的改善,進而帶來全面的身心健康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