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烤肉季節大腸癌篩檢提醒與注意事項

2025-10-14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中秋烤肉季節大腸癌篩檢提醒與注意事項

在節慶飲食增加紅肉加工品攝取時,國民健康署提醒中高齡與男性族群注意大腸癌篩檢與後續檢查,說明篩檢對降低死亡率的影響與檢查流程要點,提供實用就醫判斷與風險控管方向。

節慶烤肉增加紅肉與加工肉品攝取,可能提高腸道負擔。國民健康署提醒,中高齡族群與男性應提升對大腸癌篩檢的重視,並依規定接受糞便潛血檢查與必要的追蹤檢查,以把握早期發現的機會。

為何需要重視大腸癌篩檢

根據官方死因統計,大腸癌為主要癌症死亡原因之一;相關登記資料也顯示大腸癌發生多集中在50歲以上族群,且男性的發生率與死亡率高於女性。實證研究指出,定期篩檢可降低晚期病例與死亡率,早期發現與處理能顯著提升存活機會。

誰應優先接受篩檢

衛生單位已擴大補助範圍,包含45至74歲一般民眾,以及40至44歲若有直系親屬(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曾診斷為大腸癌者,建議每兩年接受一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對於有家族病史或其他高風險因素的人,更應依醫師建議安排適當的篩檢頻率與方式。

糞便潛血檢查是如何進行的

糞便潛血檢查不需特殊飲食限制,檢查流程相對簡便,通常包含領取檢體容器、採集糞便樣本並送回檢驗。此項檢查適合作為大範圍篩檢的第一道防線,若結果為陽性,需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以釐清原因。

篩檢陽性後應何時接受大腸鏡

若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務必盡快安排大腸鏡檢查以確定診斷。實證資料指出,若陽性超過六個月才做大腸鏡,罹癌風險會上升;超過一年才接受大腸鏡,晚期大腸癌的風險顯著提高,未做大腸鏡者的死亡風險亦有增加趨勢。因此陽性後的及時追蹤對於降低不良結局相當重要。

日常生活與風險管理建議

除了依照建議接受篩檢外,維持均衡飲食、減少加工與高脂紅肉攝取、增加蔬果與全穀攝入、規律運動與維持適當體重,皆為可行的風險管理措施。對於有家族病史或既往腸道疾病的人,應主動與醫療專業人員討論個人化的檢查計畫。

目前的篩檢推廣已提升參與人數,國健署的資料顯示篩檢人數較去年同期有顯著成長。面對節慶飲食習慣改變,提醒民眾把握既有篩檢資源,如符合資格且兩年內尚未檢查者,應儘速安排檢測,把預防機會落實在生活與醫療追蹤上。

本文以健康教育與風險提醒為目的,鼓勵民眾了解篩檢流程與就醫時機,並在必要時向醫療專業人員尋求個別化建議。

重點回顧

在節慶飲食增加腸道負擔時,建議中高齡與男性依資格每兩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陽性應盡速做大腸鏡以降低晚期發展與死亡風險,同時透過飲食與運動等生活型態降低整體風險。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