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彰化縣衛生局中秋前抽驗多類應節食品並發現農藥殘留不合格,本文整理檢驗重點與消費者在採買、清洗與烤肉保存上的實務建議,協助降低食品安全風險。
稽查與檢驗結果
為因應中秋節應景食品安全,地方衛生單位針對烘焙、肉品製造、糕餅店、超市與餐飲等場所抽驗月餅、餡料、肉類、豆製品、水產加工製品、醬料與蔬果等樣本共103件,檢驗項目包含動物用藥、防腐劑、甜味劑、農藥、殺菌劑、微生物與染色劑等。
檢驗結果顯示有2件蔬菜不合格,一件筊白筍檢出不得檢出的農藥殺蟲劑 Chlorpyrifos 0.05 ppm,另一件長青椒檢出殺菌劑 Prochloraz 0.02 ppm,超出標準值 0.01 ppm。相關案件已依食品安全相關法規移請來源地衛生局追查,以進一步釐清流向與源頭管理。
消費者採買與蔬果清洗要點
面對農藥殘留可能,消費者在採買生鮮蔬果時可優先選擇信譽良好商家或具有產銷履歷、台灣良好農產品標章或有機標示的商品,以降低風險。選購時留意標示是否完整及保存狀態,避免購買來源不明的產品。
處理蔬果時建議遵循先洗後切的步驟:先以流動清水沖洗並可浸泡數分鐘,再以清水徹底沖洗,最後再切除不食用部分或去皮,以減少刀具或砧板交叉污染。以上為一般預防性的清潔建議,無法完全替代嚴格的農藥管理或檢驗程序。
烤肉食材選擇與保存建議
中秋烤肉採購食材時,應挑選外觀自然且標示完整的肉類與加工品,確認包裝與保存狀況良好。食材到家後應依標示妥善冷藏或冷凍保存,並在處理時維持手部與器具清潔,生熟食分開處理以降低交叉污染風險。
烹調過程應確保肉品煮熟再食用,並避免在戶外或多人共享情況下忽視個人衛生與食物保存,這些做法有助於減少因烹調或保存不當造成的食物中毒風險。
政府措施與公衛提醒
地方衛生機關在節慶前加強抽驗與稽查,目的在於及早發現並管理不合格產品,防止問題食材進入市場。消費者與業者在節慶期間共同維護餐桌安全,亦是降低公共衛生事件的重要環節。
在歡度節日的同時,建議持續關注食品標示與保存資訊,並以基本的食材處理原則減少潛在風險,讓餐桌安全成為節慶的一部分。
重點回顧
地方稽查在中秋前抽驗多項應節食品發現兩件蔬菜農藥殘留超標。本文整理檢驗情況、採買與清洗要點以及烤肉保存建議,提醒消費者注意標示來源與加工處理限制,並配合主管機關追查以降低風險。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