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北市「銀色知悠生-蒙特梭利中心」引入加拿大蒙特梭利精神與認知悠能方法,結合社區資源與課程設計,旨在提升長者日常功能與學習動機,作為高齡友善城市照護創新實踐的參考案例。
走進銀色知悠生蒙特梭利中心
新北市推動高齡友善城市相關措施期間,市府邀請美國學者Richard A. Settersten, Jr.及譚孟春等人參訪銀色知悠生-蒙特梭利中心,了解地方推動的照護模式與實務成果。該中心自2019年12月起由社團法人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承辦,融合加拿大蒙特梭利理念,設計適齡化活動與友善空間,協助長者維持日常生活能力與社會參與。
蒙特梭利認知悠能在長者照護的實務
蒙特梭利方法在長者照護的應用,強調以個人能力、興趣與需求為核心,透過結構化的環境與活動,支持熟悉日常節奏,讓長者能在可掌握的情境中練習與發揮。相關推動團隊包含社會局與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的專業人員,並邀請醫療與學界人士交流課程設計與場域規劃。
適用族群與生活型態要點
此類模式特別適合具輕度認知改變或需要維持生活技能的長者,重視個別差異與尊重自我價值。實務上會以日常活動為主軸,例如書法、手作或認知訓練任務,透過重複且有意義的練習促進專注力與自信。
觀察與經驗分享
參訪期間,團隊介紹中心的核心精神與推動成效,並帶領參觀課程與空間規劃。當日活動包括長者參與的書法課程,來訪學者亦體驗活動並肯定以活動導向提升參與感的設計,強調環境與課程如何共同支持長者的學習與社交互動。
推動重點與面向
推動此類照護模式時,需注意跨領域合作,包括社會服務單位、醫事專業與義工或社區組織的協同。課程設計應以保有長者尊嚴與能力為原則,並評估場域安全性、持續性與家屬或照顧者參與方式,以利長期落實。
對於關心高齡友善與失智照護的人士,蒙特梭利的認知悠能方法提供一種以能力為本、重視日常生活意義的實務方向,能作為地方政府與社區團隊設計長者活動與支持服務時的參考,並需搭配專業評估與個別化調整,以因應不同照護需求。
重點回顧
本文說明新北市引入蒙特梭利認知悠能於長者照護的做法與觀察,強調以能力為本的課程設計可提升參與感,但仍需結合專業評估與長期資源規劃。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