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菇類的健康益處與科學依據
近年來,國際多項研究指出,菇類不僅是營養豐富的膳食選擇,更具備多重促進健康的功效。特別是在降低膽固醇與預防大腦退化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根據新加坡大學的最新研究,每週攝取約150克的菇類,能有效降低長者罹患輕度認知障礙(MCI)的風險高達50%。
認知障礙與失智症的早期徵兆與風險
輕度認知障礙(MCI)是失智症的前兆,患者在面對較複雜的認知任務或社交環境時,可能出現記憶力衰退、語言表達困難等症狀,但日常生活能力尚未受嚴重影響。統計顯示,每年約有10%至15%的輕度認知障礙患者會進一步發展成失智症,而一般同齡人發展的機率僅約1%至2%。因此,早期篩檢與預防措施尤為重要。
為何菇類能有效守護大腦?
科學家認為,菇類富含的麥角硫因(ergothioneine, ET)是一種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抗氧化物,具有抗發炎的功效。即使經過高溫烹調,其抗氧化效果仍能保存,有助於減緩大腦神經退化的速度。此成分被認為在維持認知功能與預防認知能力下降中扮演核心角色。
營養學家的建議:愛上菇類的實用秘訣
然而,菇類特殊的香氣和口感常讓許多人卻步。營養專家吳映蓉博士分享,將蘑菇用長時間炒煮至出水並收汁,能轉化出一種自然的甜香味,甚至不需要過多調味,便能享受到菇類的美味與營養價值。這種烹調方式,不僅提升口感,也更容易讓人接受養生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