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鼻塞與黃痰倒流未癒 50多歲婦人確診鼻咽癌

2025-10-26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持續鼻塞與黃痰倒流未癒 50多歲婦人確診鼻咽癌

一名50多歲婦人長期鼻塞與黃痰倒流,經鼻咽內視鏡與切片確診為鼻咽癌。本文說明相關症狀、檢查程序與已知風險因子,並提醒何時應進一步就醫以利早期發現。

案例概要與臨床發現

一位五十多歲女性多年來出現鼻塞與分泌物倒流的情況,曾接受門診治療並使用抗生素但症狀未見改善,反而逐漸加重並出現打鼾聲增大。耳鼻喉科醫師在門診安排鼻咽內視鏡檢查,於鼻咽後方發現可疑腫塊,經切片確診為惡性腫瘤並轉院接受後續處置。

常見症狀與臨床線索

鼻咽癌的表現可能與一般鼻竇炎或慢性發炎相似,常見症狀包括鼻塞、鼻涕倒流、膿性或濃稠痰液,以及聲音或呼吸聲的改變。臨床上若出現以下情形,應提高警覺並考慮進一步評估:

  • 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後症狀無明顯改善或持續惡化
  • 鼻涕與咽喉分泌物性狀不一致,例如擤出為清澈但倒流為濃稠黃痰
  • 新發或明顯加重的打鼾或呼吸聲改變

檢查與診斷程序

臨床評估以鼻咽內視鏡為主要工具,能直接觀察鼻咽部黏膜或可疑病灶。若發現異常組織,會進一步進行組織切片(活檢)以確認病理性質。發現可疑腫瘤時,醫師通常會安排適當的轉診與後續影像或專科評估以擬定治療計畫。

風險因子與族群特性

流行病學資料指出,鼻咽癌在某些族群的發生率較高,男性罹患率普遍高於女性,且發生年齡常見於中年左右。已知的危險因子包括家族遺傳傾向、特定人類白血球抗原類型,以及某些環境或飲食暴露;但臨床上也常見患者無抽菸或特定飲食習慣,顯示病因具有多重影響且不易單一歸因。

過去統計顯示男性罹患鼻咽癌的機率較女性高,且在某些地區有相對較高的發生與死亡案例,但個別風險仍需結合家族史與個人暴露史等因素綜合評估。

何時應尋求進一步檢查

若鼻部症狀在適當用藥或處置後持續超過數週至數月,或出現症狀惡化、分泌物性狀改變等情形,建議向耳鼻喉科專科醫師諮詢並評估是否需要內視鏡檢查與活檢。早期發現有助於後續處置的選擇,但症狀表現可能不典型,因此醫病間的溝通與適時評估很重要。

本案提醒臨床與一般民眾,面對反覆或不尋常的鼻咽症狀時應保持警覺,與醫療專業人員討論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檢查與追蹤,以免延誤診斷。臨床判斷應以個別評估為主,避免自行推論或延誤就醫。

重點回顧

以臨床個案提醒,若鼻塞與黃痰倒流在藥物治療後仍持續或惡化,應考慮鼻咽內視鏡與切片評估以排除鼻咽癌,注意症狀不典型及遺傳與環境限制。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