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報導一例出生即確診先天性橫膈膜疝氣的新生兒搶救過程,說明緊急手術與新生兒加護重點、疾病風險與家長就醫判斷,並說明區域醫療團隊的協作意義。
案例概述與臨床處置
一名出生體重約二千七百多克的新生兒在出生後出現呼吸急促與喘鳴,經影像與臨床評估後確診為先天性橫膈膜疝氣。病嬰於出生後第三天接受緊急手術,術中發現腹腔器官移位至胸腔,並伴隨左側肺發育不全。外科以縫線修補橫膈膜缺損,術後在新生兒與小兒科團隊的密切照護下逐步恢復,住院約兩週後出院。
先天性橫膈膜疝氣是什麼
先天性橫膈膜疝氣為胚胎發育時橫膈膜未完全閉合,導致腹腔器官移位至胸腔,進而壓迫肺部與心臟,常伴隨肺發育不全與呼吸功能受損。此病屬罕見,新生兒中約每二千至五千名有一例。若未及時處理,可能造成呼吸衰竭與較高的死亡風險,臨床上常需新生兒加護病房支持並配合外科手術處置。
術中與術後照護重點
- 術中評估器官血流與有無缺血壞死,必要時進行適當修補或復位處理。
- 術後以呼吸器支持、體液與電解質管理以及感染監測為核心,並關注肺功能恢復情形。
- 多學科合作包含小兒科、新生兒科、小兒外科及相關次專科,對預後具有關鍵影響。
家長應注意的臨床徵兆與就醫時機
出生後若出現持續性呼吸急促、喘鳴、皮膚發紺或哺乳困難等情形,應儘速接受臨床評估。病程及預後與肺部發育程度、新生兒加護支持及手術時機密切相關,及早由醫療團隊評估可協助安排必要的影像檢查與轉診措施。
區域醫療團隊與兒童醫療資源
本案顯示區域醫院在建立兒科與小兒外科能量後,能在第一時間提供緊急手術與持續照護,減少病童遠距離轉診的需要。完善的兒童重症醫療隊形以及跨科協調可以提升救治效率與照護品質,對家庭的負擔減輕亦有幫助。
此一救治經驗提醒臨床與家屬,先天性橫膈膜疝氣的處理依賴快速診斷、外科介入與新生兒加護的整合照護;面對疑似症狀時,務必與具備新生兒與小兒外科經驗的醫療團隊討論後續評估與安排。
重點回顧
該案例說明先天性橫膈膜疝氣需新生兒加護與外科同步處置,早期診斷與手術有助提升存活機會,但仍面臨肺發育不足與長期追蹤復健等挑戰。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