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膨出新生兒搶救報導 多學科協作完成一期修補手術

2025-10-31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臍膨出新生兒搶救報導 多學科協作完成一期修補手術

報導一例胎兒在產檢發現臍膨出後,經由產科、母胎醫學與新生兒外科等多學科團隊共同規劃與手術接生,嬰兒於術後逐步脫離呼吸器並康復。文章說明臍膨出基本概念、產前評估與手術處理的實務考量,提供關鍵就醫時機與家庭應有的期待管理。

病例經過與臨床處置

一名孕婦在妊娠早期產檢發現胎兒腹壁缺損,腹腔器官部分突出於臍帶處,臨床診斷為臍膨出。醫療團隊在妊娠期進行追蹤評估,排除重大染色體異常後,於預期分娩周數安排剖腹產並備妥新生兒手術團隊接手照護。

出生時嬰兒一度需要呼吸支持與緊急處置,隨即轉入手術室進行一期修補手術以保護外露器官並重建腹壁,術後經密切支持治療逐步脫離呼吸器與管路,恢復情況穩定。

什麼是臍膨出

臍膨出是胚胎腹壁在發育早期未完全閉合,造成腹腔器官經腹壁缺口向外突出,通常僅被薄膜包覆。臍膨出與其他腹壁缺損在位置與合併異常上有所差異,需靠超音波與遺傳評估協助區分與預後判斷。

會診與產前評估重點

確診後常由產科、母胎醫學與小兒外科團隊共同會診,評估是否合併染色體異常、其他器官缺陷以及出生後立即需要的支持措施。產前規劃會考量分娩方式、手術時機與新生兒轉診路徑,務求在出生後能迅速完成必要處置。

檢查與分級考量

超音波是主要的產前診斷工具,能提供缺損大小與外露器官範圍的資訊。若沒有其他重大合併症,部分病例可在出生後透過手術修補;缺口較大或組織不足者,則可能需分階段重建腹壁。

手術處理與術後照護要點

臍膨出的手術方式依缺損大小分為一期修補或分階段修補。術中重點為保護暴露的內臟、維持循環與呼吸穩定,並盡量重建腹壁以降低感染與併發症風險。術後需密切監測呼吸、感染指標與腸胃功能,並逐步移除呼吸器與支持管路。

適用族群與就醫時機

若產檢或超音波發現腹壁缺損,建議由具母胎醫學與小兒外科經驗的醫療團隊評估妊娠風險與分娩安排。任何懷疑胎兒結構異常的情況,都應及早進行多學科會診,以便規劃出生後的即時處置與家屬預期管理。

此案例顯示,多科協作與預先規劃對於臍膨出等先天腹壁缺損的短期處置扮演重要角色。家庭在面對診斷時宜與醫療團隊討論可能的手術選項、術後支持需求與潛在風險,以建立現實的照護期望。

重點回顧

本案呈現臍膨出產前診斷與出生後即時手術的協調流程,強調多學科會診、個別化手術時機與術後支持對嬰兒存活與功能恢復的重要性,同時提醒家庭需準備長期追蹤與可能的分階段治療。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