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保署長陳亮妤正式上任,強調健保財務多元挹注、改善醫護工作環境、強化慢性病及癌症治療與推動數位轉型,並說明將如何協調各部門、運用現有系統與資源以維持醫療服務可及性與品質。
改任背景與專業經歷
新任健保署長陳亮妤具精神科臨床經驗與公共衛生背景,曾任防治中心相關主管,並有教學與成癮防治領域的行政實務歷練。她在致詞中提到,過去一年在相關主管的指導下深入參與健保業務,對制度運作有具體了解。
上任後提出的四大施政方向
陳亮妤說明將優先投入四項工作,並期待透過跨部會協調提升健保永續性與醫療服務品質:
- 健保財務多元挹注:面對高齡化與少子化的結構性壓力,強調需要多元化財源與穩健財務規劃。
- 改善醫療人員工作環境:以政策與支付制度調整來減緩醫護人力流失,維持第一線照護能量。
- 強化慢性病與癌症治療:持續推動針對癌症與慢性病的相關計畫,強調全人照護與減輕家庭負擔。
- 持續推動健保數位轉型:延續現有數位建設,並規劃次世代平台以促進就醫便利與資料應用。
面臨的主要挑戰與應關注議題
台灣已進入或即將進入高齡社會,這對健保財務與醫療需求帶來長期壓力。陳亮妤指出,人力短缺、護理與急重難罕照護人才流動,是影響服務可及性的核心問題。
在推動數位轉型時,需兼顧資料安全與使用者隱私,並確保技術導入能真實改善臨床流程與民眾就醫經驗,而非增加現場負擔。
政策推動的觀察角度
觀察健保署未來作為,可關注三個面向:一是財務方案如何兼顧公平與可行性;二是人力政策是否能改善基層工作條件並穩定人力供給;三是數位應用是否能整合照護資源並支援慢性病與癌症的長期照護。
陳亮妤強調全民健保是全民的資產,推動相關措施時需兼顧民眾可及性與整體醫療體系的永續。
本欄以專欄記者的角度觀察新任署長的政策方向與挑戰,後續可留意健保署在財務調度、人力政策與數位平台建置上的具體規劃與時程,以評估對民眾就醫與醫療體系的實際影響。健保署長陳亮妤的施政規劃將成為未來健保改革與穩定的重要觀察指標。
重點回顧
本文整理健保署長陳亮妤提出的四大施政重點,說明財務與人力的結構性挑戰、慢性病與癌症照護方向,以及數位轉型的機會與限制,提醒後續施政需兼顧財務與醫護可及性並注意資料應用的謹慎性。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