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屆為癌而跑公益路跑將在新北舉行,活動結合社區宣導與大腸癌篩檢資訊,說明篩檢對早期發現的重要性及後續檢查與補助管道,提供民眾可實際採行的健康行動指引。
活動與參與族群
由新北市政府衛生局與台灣腸癌病友協會共同舉辦的第九屆為癌而跑公益路跑,預定於10月18日上午在新北舉行。活動吸引親子、運動愛好者與癌友參與,主旨在透過社區活動提升大腸癌篩檢與預防意識。
大腸癌篩檢現況與統計資訊
大腸癌長期位居國人常見癌症前列,也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衛生局表示,截至114年9月底,新北市已逾21萬人完成糞便潛血檢查,其中約1萬2,000人檢出異常,確診超過300人,顯示篩檢能找出需要進一步評估的個案。
糞便潛血檢查是什麼
糞便潛血檢查為非侵入性的初步篩檢工具,可於社區或醫療院所執行,採取檢體後進行實驗室分析。此檢查能協助識別需要進一步檢查的高風險個案,但陽性結果需透過後續影像或內視鏡檢查釐清原因。
誰應該接受大腸癌篩檢
衛生局建議,45至74歲民眾為一般篩檢適用族群;40至44歲且有家族史者亦列為優先篩檢對象。篩檢間隔通常為每兩年一次,並可在合格醫療院所或衛生所完成免費糞便潛血檢查。
陽性結果該怎麼做
若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建議安排進一步的大腸鏡檢查以明確診斷病變來源。衛生局代表說明,篩檢為早期發現的第一步,陽性不等於確診,但不追蹤可能延誤必要處置。
經濟補助與就醫負擔減輕
為減少就醫障礙,市府對低收入或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與原住民提供大腸鏡檢查補助,每案最高補助5,000元,協助民眾在需要時能順利接受後續檢查與評估。
生活型態與預防重點
除了定期篩檢,維持均衡飲食、適度運動與規律的生活習慣均有助於降低大腸癌風險。社區宣導活動同時強調篩檢與日常健康管理的結合,鼓勵民眾以行動支持自身健康。
此次路跑活動以實際行動串連篩檢資訊與社區資源,提供一個讓民眾了解檢查流程、補助資訊與後續追蹤管道的平臺。透過活動與宣導,希望提高篩檢覆蓋率,並促使有需要者能及時接受進一步檢查與醫療評估。
記者式報導與公共衛生角度觀察顯示,將大型活動與篩檢推廣結合,有助於在日常生活中提升民眾對大腸癌篩檢的認知與採取行動;若對篩檢程序或補助資格有疑問,建議向當地衛生單位或合格醫療院所諮詢以取得個別化資訊。
重點回顧
活動結合社區宣導與大腸癌篩檢資訊,強調糞便潛血作為初篩、陽性需以大腸鏡進一步釐清,並說明特定族群的免費檢查與補助限制。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