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國內出現新生兒腸病毒併發重症個案,主要影響三個月以下嬰兒。本文說明個案臨床發現、常見警示症狀、檢查重點與何時就醫,提供家長識別風險的實用參考與就醫時機判斷依據。
個案概況與臨床表現
疾管機構公布兩例中部新生兒腸病毒重症,發病時間分別為出生後5天及10天。臨床檢查顯示肝指數上升與凝血功能異常,其中一名嬰兒已出院,另一名仍在加護病房接受處理。
常見併發與可能後果
臨床上若腸病毒進展為重症,可能併發腦炎、腦膜炎、心肌炎等情況,亦有肝肺受損或出血傾向的報告。此類併發多見於年齡小、免疫尚未成熟的新生兒與早產兒。
危險族群與警示症狀
3個月以下嬰兒為主要高風險族群,早產兒風險更高。家長應注意嬰兒出現發燒、嗜睡、餵食減少或呼吸心跳異常等非典型表現,尤其是未滿3個月的嬰兒一旦發熱應立即就醫評估。
就醫與檢查重點
- 醫療人員會評估生命徵象並安排血液檢查,包含肝功能與凝血功能檢驗,以判斷是否有器官受累。
- 若懷疑重症,可能需住院觀察或加護治療,並根據臨床狀況給予支持性處置。
- 家長如發現嬰兒出現上述警示症狀或餵食明顯改變,建議儘速就近就醫,避免延誤診治。
今年已通報多起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包含數例死亡,為近年較高的情況。面對新生兒腸病毒,早期識別高危族群與警示症狀、及時就醫與醫療評估,是降低嚴重併發風險的重要步驟。記者專欄留意後續疫情變化,提醒家長以臨床警覺與就醫為第一要務,避免延誤必要的醫療照護。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