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兒科徵才擴編十四名主治醫師說明與關鍵看點

2025-10-26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台大兒科徵才擴編十四名主治醫師說明與關鍵看點

台大兒科近期公告徵才十四名主治醫師,院方表示為建立台灣兒童醫療網與增設專案型職務。本文整理職務性質、薪資說明與人力補充的主要觀察,協助讀者釐清爭議焦點與體系影響。

事件背景與院方說法

近日網路上討論台大兒科一次徵才十四名主治醫師,引發外界對兒科人力與工作壓力的關注。院方表示,這波徵才主要目的是配合健康台灣計畫,建立一個涵蓋北中南與離島的兒童醫療網,並非單純因為醫師大量離職。

院方說明中指出,部分職缺屬於專案型主治醫師或住院型主治醫師,目的是擴充轉運與加護支援能量,經費來源由健康台灣計畫補助。官方說法強調,徵才安排包含臨床、教學與研究的彈性,並非完全限制於值班或例行門診。

職務類型與薪資說明

院方對外澄清,網路上流傳的「時薪900元」一說,是指值班費而非一般時薪。在院方的說明下,值班費需與底薪、績效獎金等合併計算,院內主管曾提到整體月薪會依職務與勤務而有所不同。

對於所謂的住院型主治醫師,院方表示這類職務為正式任用之主治醫師,且在臨床工作安排與研究進修上有彈性,並依表現提供論文獎金或參與計畫的補助。這些說明旨在回應外界對薪資與職務限制的疑慮。

專案型主治醫師與兒童醫療網布局

院方說明的重點之一,是將現有兒科轉運團隊擴大為24小時反應中心,以支援包含東部與離島在內的多家醫療院所。為此,需要增加可負責加護或轉運支援的專案型人力,部分職缺以短期或專案方式編列。

在此規劃下,醫療資源調度與人力訓練是關鍵議題。院方亦提及透過系統內培育年輕醫師,期望在未來數年內減少外部挖角的依賴,並填補即將出現的退休潮所造成的人力缺口。

人力挑戰與對醫療體系的意涵

網路討論中常見的焦點包括工作負荷、值班制度與報酬合理性。院方強調分級醫療與重症集中化的重要性,主張將高複雜度治療集中在部分醫學中心執行,並透過提高給付來改善專責人力的投入誘因。

同時,醫院指出兒科住院醫師的招募已經逐步回溫,但短期內仍可能面臨部分年級人數較少的情況,這會影響工作安排與教學負擔。院方提出在中型醫院推動預防醫學與早期發現策略,作為緩解兒科臨床壓力的長期方向。

年輕醫師培育與職涯路徑

院方表示,透過這次徵才也希望建立系統內的接班機制,讓年輕醫師在台大院系內持續進修、累積臨床與研究經驗。住院型主治醫師在實務上可能於數年後轉任專任主治醫師,這是機構人力規劃的一環。

對於投入不同專科或選擇直接從事醫美等領域的現象,院方認為各種職涯選擇都有其合理性,關鍵在於體系能否提供明確的發展路徑與合理給付,吸引並留住願意投入兒科重症與加護照護的醫療人力。

本文以記者般的觀察彙整院方回應與外界關切,旨在提供一個清晰的事件脈絡與可討論的政策面向,便於讀者理解此次徵才在醫療網布局與人力補充上的位置。

重點回顧

本文說明台大一次徵十四名主治醫師的背景與職務差異,說明值班費與專案型職務性質,並提醒讀者此為院方規劃以擴大兒童醫療網,實務成效仍須觀察。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