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合理飲食提升情緒健康 特定營養素助抗憂鬱

2025-07-10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透過合理飲食提升情緒健康 特定營養素助抗憂鬱

在現今社會,憂鬱與焦慮成為許多人共同面對的心理健康議題。除了適當的心理治療與藥物管理,透過均衡含有特定營養素的飲食方式,也能有效改善情緒狀態。本文將探討與憂鬱相關的核心營養素及其來源,提供您從飲食角度呵護心理健康的實用建議。

色胺酸促進血清素合成 提升快感與幸福感

色胺酸的關鍵作用

色胺酸是一種必需氨基酸,能幫助人體合成血清素,進而改善情緒、帶來快樂感。研究指出,缺乏血清素可能與憂鬱症狀密切相關,因此適當攝取色胺酸有助於情緒的穩定與調節。

豐富的食材來源

常見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包括動物奶或乳製品、各類魚類、雞蛋、黃豆與香蕉。均衡攝取這些食材,有望提升血清素的生成,避免憂鬱情緒的產生與延續。

維生素C 清除自由基 保護腦細胞

維生素C的重要性

維生素C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能清除體內自由基,進而降低氧化損傷。這對於腦細胞的健康保護尤為關鍵,能有效減少因氧化應激引起的心理負擔與憂鬱情緒。

富含維生素C的食材

富含維生素C的食材包括芭樂、青椒、甜椒、釋迦、鳳梨與奇異果。多食用這些水果與蔬菜,不僅有助於身體抗氧化,更有助於情緒的穩定與提升。

菸鹼素(維生素B3) 緩解焦躁與焦慮情緒

維生素B3在情緒調節中的角色

菸鹼素作為重要的維生素B群成員,能幫助緩和暴躁和焦慮的情緒。其在神經傳導物質的生成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有助於維持情緒的平衡。

理想的攝取來源

常見食材如動物肝臟、瘦肉、堅果、穀物和種子都是菸鹼素的良好來源。養成均衡攝取,對於改善心理狀況具有積極作用。

營養素搭配助抗憂鬱 更全面的飲食策略

除了上述三種主要營養素,鋅和維生素B群等也在促進神經傳遞與情緒調節上扮演重要角色。生活中,建議多元攝取多樣化的蔬果、蛋白質與堅果,打造有助於抗憂鬱的健康飲食方案,進一步提升心理韌性。

專家提醒

雖然營養攝取在情緒健康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改善憂鬱仍需配合適當的心理治療與身心調適。若你持續感受到憂鬱或焦慮,建議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協助,把飲食作為輔助手段,能有助於整體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