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孕期間例行檢查若發現腹水或卵巢腫塊,可能提示惡性腫瘤風險。本文說明臨床評估流程、手術風險與多專科會診在保留胎兒與生育能力上的考量,並提示何時應儘速就醫檢查。
個案發現與初步評估
一例於妊娠中期例行產檢時發現大量腹水與左側下腹一顆約十五公分的複雜卵巢腫塊。超音波提示腹腔積水,進一步以腹水細胞檢查未見癌細胞,但核磁共振影像顯示腫瘤來源可能為卵巢且具較高惡性風險,臨床高度懷疑為合併懷孕的卵巢惡性腫瘤。
影像與檢查在診斷中的角色
孕期評估腫瘤時,非侵入性影像檢查為重要工具,結合超音波與核磁共振可協助判斷腫瘤特徵與腹腔狀況。若出現腹水,醫師會考量抽取腹水做細胞學檢查以協助診斷,但檢驗陰性並不完全排除惡性可能,須以臨床影像與病程綜合判斷。
治療抉擇與多專科會診的重要性
懷孕合併疑似卵巢惡性腫瘤時,治療選項需由高危險妊娠團隊、婦癌科與麻醉等跨領域會診後訂定。臨床決策會考量胎兒的妊娠週數、胎兒存活機率、腫瘤侵犯範圍與母體手術風險。部分情況會優先手術切除腫瘤,同時儘量保留子宮及未受侵犯的對側卵巢輸卵管,以兼顧胎兒生長與患者未來生育權益。
何時應儘速就醫檢查
孕期若出現持續性腹脹、進食後飽脹、食慾減退或呼吸困難等症狀,建議及早就醫評估。若檢查發現不明腫塊或腹水,應提高警覺並接受進一步影像及必要的檢查,以便及時規劃後續處置。
臨床溝通與風險說明
醫療團隊會在風險與利益之間進行溝通,向孕婦說明不同選擇對於胎兒與母體的潛在影響,並依個別情況調整手術時機與範圍。因為每位患者的病況和妊娠週數不同,治療策略需個別化,避免一概而論的建議。
在面對懷孕中發現的卵巢惡性腫瘤時,及時的多科會診與以母嬰雙方利益為核心的風險評估,是臨床決策的關鍵。醫療團隊通常會在盡量保留胎兒與未受侵犯器官的前提下,採取恰當的手術或後續處理方式,並提醒孕婦有任何持續或惡化症狀時立即回診追蹤。
重點回顧
懷孕期間例行檢查若發現腹水或複雜卵巢腫塊,需以影像與細胞學等多重評估,並由多專科團隊權衡手術時機與保存子宮或對側卵巢的可能性,以兼顧胎兒存活與母體未來生育權益,且治療決策需個別化。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