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女童A型流感併發兒童急性壞死性腦炎復健進展報導

2025-10-21鄰醫健康

本篇文章鄰醫健康授權提供

五歲女童A型流感併發兒童急性壞死性腦炎復健進展報導

本報導回顧一例五歲女童感染A型流感後併發兒童急性壞死性腦炎的臨床歷程與復健調整,說明轉院後中西合療與多科復建的做法與功能性恢復情形,提供家屬就醫時的重點參考。

病例概況

個案為五歲女童,於九月中旬感染A型流感後確診為兒童急性壞死性腦炎。經過原先醫院超過十天的急性期治療並取得病情控制後,家屬安排轉院至台中慈濟醫院,進行以復健為主的後續照護。

臨床表現與早期處置

入院時患者曾出現失語、偏側肢體功能減弱與姿勢控制能力下降,需仰賴鼻胃管進食。急性期處置重點在穩定生命徵象與控制腦部病情,之後轉入功能性復健以促進神經與活動能力的恢復。

轉院後的復健與中西合療策略

醫療團隊表示,後續的療程以促進神經網路再連結與功能回復為目標,採取多面向介入。復健內容包括以肢體誘發訓練為基礎的功能性練習、語言與飲食重建訓練,以及物理性刺激和中醫針灸等輔助措施。團隊也提到使用一些被動或主動的神經刺激手段與支持性補充,以協助患者在恢復期內增進活動表現。

語言與吞嚥功能的復建

在語言治療師的評估下,復健計畫逐步調整食物質地與進食練習,並透過口部與吞嚥訓練恢復進食能力。家屬回報患者在移除鼻胃管後,能逐步自行進食並開始以簡短語句回應,顯示功能性進展,但仍在持續復健中。

中醫介入的角色

中醫團隊以刺激頭皮對應區域的針灸為主,目的是配合西醫復健以促進局部活化與舒緩痙攣等症狀。醫師指出,這類介入被視為和西醫復建互補的措施,作用與效果需要在多科評估下觀察。

家屬觀察與復健期望

家屬描述患者在轉院後數日內出現明顯互動與活動力的改善,能自行站立與行走,且能以短語回答家人。但醫療團隊同時提醒,恢復速度與程度因人而異,長期復健與追蹤仍為必要,家屬應與治療團隊共同評估訓練目標與復原進度。

何時應儘速就醫

若發生流感或類似感染時出現意識改變、語言或肢體功能突發性退化、嚴重頭痛或反覆嘔吐等神經學徵象,應儘速就醫評估。早期辨識與適時轉介至具備急性期處置與復健資源的醫療機構,有助於後續照護安排。

整體而言,這起個案顯示在整合性醫療團隊與連續性復健介入下,患者在短期內出現功能性改善,但每位病童的病程與預後不同,仍需個別化的復健計畫與長期追蹤。家屬與醫療團隊的溝通與合作是復健過程的重要環節。

重點回顧

本案描述五歲兒童A型流感併發兒童急性壞死性腦炎後,經由院內多科協作與中西醫合療、針灸及漸進性復健訓練,在短期內出現功能性改善。對讀者的啟示包括重視早期轉介與持續復建,但療程差異與潛在風險仍需專業評估與追蹤。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