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個案提醒乳頭或乳暈持續濕疹、滲液或形狀改變可能與罕見的帕傑氏症或乳房內病灶有關。本文說明疑似症狀、常見檢查與治療選項,並整理何時應轉介至乳房專科評估,以利早期發現與後續處置。
病例概況
一名60歲婦人右側乳頭出現濕疹、發紅及滲液,並伴隨乳頭形狀改變,至皮膚科門診反覆就醫超過三個月未見改善後,轉診至乳房外科。超音波檢查發現乳頭下方有兩個邊緣不規則且部分模糊的病灶,後續確診為第二期乳癌,醫療團隊為患者安排部分乳房切除及前哨淋巴採樣,採用中央切除方式,術後配合放射線治療以降低復發風險。
帕傑氏症是什麼
帕傑氏症(Paget’s disease)指乳頭或乳暈表面出現類似濕疹的變化,臨床上屬罕見表現。臨床觀察指出,出現此類乳頭病灶的患者中,大約85%會同時合併乳房內的惡性或原位病灶,因此發現持續不癒的乳頭病變時,臨床會提高警覺並進一步評估是否存在乳房內的病變。
診斷與治療選項
初步影像檢查如乳房超音波可協助評估乳頭下方與乳房深部的病灶;確診通常需要專科評估與必要的病理檢查。外科處置可包括局部或部分乳房切除,配合前哨淋巴採樣以評估淋巴轉移情形。術後是否需放射治療或其他輔助治療,會依個人病理結果與整體治療計畫決定。
針對保乳與全乳切除的選擇,既有研究顯示在合併放射治療與個別化治療計畫下,部分乳房切除在適當病人中的長期存活率可與全乳房切除相當。乳頭重建在輔助治療完成後可由整形與重建手術進行,例如局部皮瓣與色素重建(刺青)等方式。
何時應主動就醫
若乳頭或乳暈出現濕疹樣病變,經過局部治療或外用藥物治療超過兩週仍無改善,應儘早安排乳房外科門診評估。早期檢查有助於確認是否存在乳房內的病灶並儘早規劃後續處置,避免延誤診斷。
篩檢與高風險族群
健保署建議40至74歲婦女每兩年接受一次乳房攝影篩檢,並配合乳房自我檢查。若有乳癌家族史或其他高風險因子,醫師可能建議提早或增加影像檢查頻率,例如定期乳房超音波,以利早期發現與治療。
本案提醒臨床與民眾注意乳頭濕疹與乳房其他症狀的關聯,及早評估與跨科合作有助於判別病因並制定個別化治療計畫,期望在兼顧腫瘤控制與生活品質間取得適切平衡。
重點回顧
個案顯示乳頭持續濕疹可能為帕傑氏症或乳房內病灶徵象,早期影像與專科評估有助診斷與擬定治療,但仍須注意各種治療的限制與個體化需求。
本文章內容僅供健康知識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您有任何健康疑慮,建議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
鄰醫團隊提供專業醫療資源媒合服務,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醫療院所與專科醫師。如需個人化醫療諮詢轉介服務,歡迎聯絡:contact@nearbymed.com